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251篇
航天技术   88篇
综合类   67篇
航天   1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机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对飞行器系统的性能、失效模式、元器件与设备的寿命有显著影响,是决定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随着设备功能不断扩展,内部微电子元器件、线路日益增多,越来越复杂.从电磁兼容性看,设备常常成为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薄弱环节,容易受外界各种电磁场的干扰而影响正常工作,同时由于内部存在复杂的电磁场交互干扰,也会成为对外界的电磁场辐射干扰源等.因此,机载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日益成为工程技术和军事等方面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2.
低密度卷积码(LDCC)是低密度码(LDPC)经由其产生矩阵的侧滑变换成为带状产生矩阵而得到的,具有LDPC和卷积码的误码性能好等一些共同特征。LDCC码的和积算法译码方法可以进一步改进为局部概率传播译码方法。采用流水线结构的局部概率传播译码方法用于LDCC码得到了接近和积算法的译码性能,而且译码延迟比LDPC大为降低,译码器更为简单,便于实时工作。  相似文献   
83.
张弛  陶超  韩啸  周宇晨  林宇震 《推进技术》2021,42(1):173-184
为了深刻理解分层旋流火焰的动态结构,开展了分层旋流火焰动态的模态分析和参数化研究.实验在BASI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的具有台阶隔离段的独立分层旋流燃烧器)上开展,以甲烷为燃料预混燃烧,使用高速摄像捕捉了速度脉动下的CH*化学发光信号动态图像.利用传统的本征正交分解(POD)和重定向POD分析了火焰动态特性,并利用重...  相似文献   
84.
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自定义变更的本体进化方法。首先给出了该方法的形式化描述,建立了本体一致性模型和原子变更及冲突消解方法,然后对用户自定义变更模型进行语义描述,将用户自定义变更转换成原子变更,并对其进行了优化。最后给出了用户自定义变更及优化的实例。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本体进化过程中用户的复杂需求,并实现了本体变更的形式化描述,解决了各种变更中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85.
86.
以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超声速气流中的火焰稳定机理及火焰传播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涵盖了不同稳燃器的超声速燃烧室中的火焰特性及火焰稳燃机理分析、火焰传播及振荡特性等研究内容,旨在揭示超声速气流中的火焰特征并进一步实现燃烧室的性能优化,以期对超声速燃烧室的火焰特性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从燃烧室流动及燃料驻留时间的角度分析了超声速火焰稳定的难点,进一步分析了超声速燃烧室中火焰稳定的基本判据,总结了当前两种主流的火焰稳燃模式,分析了支板稳燃器在增强燃料掺混方面的优势,并以支板稳燃为主要侧重点进行了后续火焰特性的研究;其次,从增加燃料驻留时间和减小燃料化学反应时间两个角度总结了当前实现超声速火焰稳定的基本方法及稳燃原理。最后,讨论了火焰稳定之后的燃烧室火焰动态特性,包括火焰传播特性和火焰振荡特性,为后续的燃烧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根据我国已建成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际条件和特点,简化了传播损耗的计算,并给出了较具体的结果,为一些有关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相似文献   
88.
89.
90.
本文对脉冲激光冲击强化后形成的冲击波的峰压及传播方式进行了讨论,得出其估算公式,为合理选择激光冲击强化的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并给出了试验参数变化对冲击结果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