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9篇 |
免费 | 334篇 |
国内免费 | 16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76篇 |
航天技术 | 407篇 |
综合类 | 212篇 |
航天 | 4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06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882.
面向对象的CAPP系统特征信息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面向对象技术分析了CAPP系统中的零件信息结构,提出了特征对象的概念,通过特征对象的认定和分层表示,划分了各特征对象的类层次关系,并对CAPP系统特征对象信息模型作了初步研究。面向对象方法设计的系统通用化程度高,便于系统扩充和重构。 相似文献
883.
介绍了二种增加多用途飞机高温发动机寿命的优化控制方法。即通过综合控制压气机导向器叶片角度与喷管临界截面面积的快速变化推力法,和在此基础上增加可调涡轮导向器控制发动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4.
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邻甲酸甲醛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不同固化体系的固化特征及固化产物的耐热性,以及最近的应用。 相似文献
885.
关于知识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1998,16(4):57-59
本文对知识经济这种未来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及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6.
基于组态视角,通过整合国家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因素,构建“国家情境—企业特征—跨国并购完成”的整合性分析框架。选取2014—2019年204起中国上市企业的跨国并购案例,引入fsQCA方法揭示中国上市企业跨国并购完成背后的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经济距离、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并购方所有制性质、跨国并购经验、行业相关性、并购方企业规模均不是企业成功完成跨国并购的必要性条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完成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完成的路径可归纳为三条。其一是民营并购专家和大型民营企业在多重距离较小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情境下完成并购。其二是国有企业和民营行业专家在文化特征相似的发达国家情境下完成并购。其三是大型民营企业和国有行业专家在异质距离偏好的发达国家情境下完成并购。(3)在多重距离较小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情境下,民营企业对跨国并购经验的依赖性较强。在文化特征相似的发达国家情境下,国有企业在涉及非敏感行业并购时其所有制身份引致的歧视及限制较弱。在异质距离偏好的发达国家情境下,企业跨国并购的完成更依赖于其自身实力。 相似文献
887.
捕获型线对内转式进气道外压段几何与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直内收缩锥流场为基准流场,构建了一套内转式进气道外压段的设计与性能快速分析程序.进而以矩形捕获型线为例,研究了决定捕获型线形状、位置的3个参数(中心距、旋转角和宽高比)对进气道外压段几何与气动特性的影响,将捕获型线为矩形、带圆角矩形及圆形时的外压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捕获面平均半径是可作为评价外压缩段设计的一个重要几何参数,平均半径越大,总压恢复系数越高;对于矩形捕获型线而言,当中心距增加时,前缘长度、弧长、湿润面积单调增加,外收缩比单调减小,而旋转角和宽高比对外压段几何参数的影响比较复杂;在矩形捕获型线的3个参数中,中心距对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最显著.此外,当捕获型线的中心距与面积保持不变时,圆角半径对外压段几何与性能参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88.
通过将经典Busemann设计方法和特征线反设计方法相结合,实现了对基准Busemann流场的气动截短,构建了一种具有基准Busemann流场截短压升规律的可控消波内转基准流场.通过数值模拟对可控消波内转基准流场及其追踪得到的“糖勺”型进气道进行了无黏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特征线和CFD计算结果相吻合,可控消波内转基准流场设计合理可行.该基准流场继承了Busemann设计方法的高效压缩特性,且反射激波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消波,性能优于传统的截短Busemann流场.在设计点马赫数为7条件下,喉部截面参数均匀,增压比为18.32,总压恢复系数为0.878,压缩效率为0.936,隔离段内几乎无损失,出口气流匀直,气流角均在±0.4°以内.流线追踪得到的“糖勺”型进气道出口形状更加饱满,流动特征与可控消波内转基准流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89.
基于VMD的自适应复合多尺度模糊熵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多尺度模糊熵、ILS(迭代拉普拉斯得分)特征选择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并计算重构信号的复合多尺度模糊熵;同时采用迭代拉普拉斯得分选择敏感故障特征,并将特征选择结果输入到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多故障分类器进行识别。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试验数据的故障识别率为100%。并将基于ILS特征选择方法与基于SFS(sequential forward selection)特征选择进行了对比,表明基于SFS特征选择的最高识别率为92.86%,而基于ILS特征选择的故障识别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90.
轴流压气机角区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区分离是一种常发生于轴流压气机"吸力面-端壁"角区的三维分离现象,该现象以及随之产生的流场堵塞和流场损失会对压气机的稳定工作和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发展为"角区失速"。随着现代轴流压气机单级负荷的提升,角区分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高负荷压气机的发展,各种主动、被动流动控制方法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角区分离的流动控制。首先,从角区分离对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角区分离的流场特征和角区失速的判别准则3个方面对轴流压气机角区分离的流动机理研究进行了回顾,详细讨论了角区分离的影响因素、角区分离的流动拓扑分析以及角区失速的定义与判别方法。其次,对三维叶片设计、翼刀与凹槽、旋涡发生器、非轴对称端壁造型、射流式旋涡发生器、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以及附面层抽吸与附面层射流7类流动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重点探讨了这些流动控制方法在抑制角区分离方面的应用,并给出了这些流动控制方法的对角区分离的作用机制。最后,对角区分离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地总结,指出了现有角区分离的机理研究和流动控制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