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26篇 |
免费 | 3895篇 |
国内免费 | 53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105篇 |
航天技术 | 577篇 |
综合类 | 556篇 |
航天 | 30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5篇 |
2023年 | 432篇 |
2022年 | 543篇 |
2021年 | 567篇 |
2020年 | 477篇 |
2019年 | 526篇 |
2018年 | 283篇 |
2017年 | 423篇 |
2016年 | 477篇 |
2015年 | 443篇 |
2014年 | 621篇 |
2013年 | 629篇 |
2012年 | 792篇 |
2011年 | 733篇 |
2010年 | 579篇 |
2009年 | 682篇 |
2008年 | 666篇 |
2007年 | 574篇 |
2006年 | 458篇 |
2005年 | 483篇 |
2004年 | 430篇 |
2003年 | 465篇 |
2002年 | 393篇 |
2001年 | 369篇 |
2000年 | 381篇 |
1999年 | 356篇 |
1998年 | 310篇 |
1997年 | 391篇 |
1996年 | 352篇 |
1995年 | 393篇 |
1994年 | 303篇 |
1993年 | 255篇 |
1992年 | 275篇 |
1991年 | 231篇 |
1990年 | 222篇 |
1989年 | 246篇 |
1988年 | 99篇 |
1987年 | 102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41.
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试验方法,研究了低燃速(4 mm/s,4 MPa)、高铝粉含量的HTPB复合推进剂在过载情况下的燃烧加速度敏感性。试验分2组进行,第1组试验发动机平均工作压强为4 MPa,第2组为12 MPa,分别在0、5gn、8gn、15gn离心加速度条件下进行试验。通过对试验机理和试验数据分析发现,此类HTPB复合推进剂的燃速对过载加速度非常敏感。在较低加速度情况下,垂直于加速度的燃面处燃速出现了增加;同一压强(4 MPa)下,在0~15gn范围内,燃速与加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42.
343.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衬层界面,从性能失效、组分迁移、表征方法和在线监测四方面综述了界面贮存性能研究进展。首先,从界面脱粘和裂纹扩展两方面讨论界面贮存性能失效,提出有必要探索准确获取界面性能参数的方法和发动机层次的界面裂纹扩展试验方法,以完善发动机界面性能失效分析体系。其次,分析增塑剂和安定剂等不同组分的迁移机理,认为分子动力学模拟能降低组分迁移机理研究的成本。如能进一步与组分迁移抑制的工程经验相结合,建立完整的界面组分迁移模拟和评价体系,对组分迁移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再次,从宏观、细观和微观多个层次讨论了界面贮存性能的表征问题,提出应构建“宏观-细观-微观”的跨尺度综合表征体系,由浅入深,从不同尺度和不同特性全面表征界面贮存性能。最后,分析了实现界面贮存性能在线监测的主要技术途径,指出集成化、微型化和适应性是界面在线监测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44.
345.
为全面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满足未来30~50年航天发展的需求,保持中国运载技术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需尽快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根据"高可靠、低成本、无毒、无污染、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目标,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将坚持"通用化、组合化、系列化"的设计思想,按照"一个系列、两种发动机、三个模块"的发展路线,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长征5号运载火箭是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系列的基本型,为一种 相似文献
346.
347.
348.
为提高发动机试车控制软件的可靠性,通过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测试等步骤实现了软件开发工程化。结合试验控制软件研制和使用特点,对软件质量管理的具体步骤,即从设计评审、测试、验证、文档及技术状态管理等方面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实现了软件开发的质量控制,达到了软件设计的透明性、继承性及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9.
针对现有弹用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普遍采用的固定几何不可调节喷管,基于流量平衡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其理论设计及性能评估的数学模型。结合当前中远程空空导弹提出的Ma=2~3.5宽速度范围设计需求,运用所建立设计模型对实例设计方案开展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固定几何喷管本质上是为满足低速正常接力而折中设计出的,在高速巡航时,因扩张比偏小,不仅喷管出口气流速度和冲量小,而且导致燃烧室压强降低,还额外造成进气道结尾正激波总压损失加大,不能将进气道保有的捕获高速来流动能充分发挥出来。原设计方案在Ma=3.5高速巡航时,进气道实际总压恢复性能对比方案中的最大总压恢复性能水平,相对损失幅度高达42.67%,而且冲压发动机推力与其可能达到的最大值对比,相对损失幅度也高达31.8%。因此建议采用喷管调节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