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9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350篇
航空   2705篇
航天技术   297篇
综合类   346篇
航天   45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XSCAPP)系统,是根据某厂的生产实际而研制的,系统中有六个程序模块,八种数据文件.系统中的分类模块采用了模式识别法,零件的特征描述则用一个68维向量,以工艺码来补充工艺信息的不足.在生成工艺过程中,采用了标准形的概念,从而可提高新产品设计及其工艺的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2.
陈靓  闫超  丁小妹 《宇航学报》1998,19(3):68-71
本文数值模拟了半球柱在跨音速、中等攻角时的粘性层流绕流,研究了流场中的复杂三维分离形态结构,其中包含流向与横向的主分离、二次分离、以及激波边界层的相互干扰,解释了在球柱接合部精确捕获的压力波动与流动主分离、二次分离的影响关系,这个现象是前人的计算[5,6]未捕捉到的。  相似文献   
163.
由于试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动态测量技术的创新,现在才使我们有可能到喘振这块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地去探密。本文从能量守恒、流量连续和激波前后能量损失等不同角度对喘振的物理现象和喘振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喘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流量振荡和喘振频率等重要参数进行了逐一讨论。喘振特性是集中体现在喘振时的σ-φ曲线上,它呈“8”或“0”字形,这是国内外从未见过的曲线,本文对“8”和“0”字各段对应的能量变化、流量变化和激波位置等情况作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64.
165.
166.
167.
在抗ARM武器系统图形仿真中采用了分形几何方法,鉴于分形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文中在简要介绍分形几何的概念及其应用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仿真中采用的fBM方法的概念、主要特性,进而讨论使用其合成技术MPD法中的三角形构网和四边形构网方式来模拟地形图。  相似文献   
168.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副油箱锥体胀形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对胀形力,胀形系数,材料变薄及胀形件表面产生“桔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都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9.
全球两家重要的涡桨支线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和ATR近期都表示,有继续研制更大型涡桨支线飞机的计划。但均未透露具体的时间表。这一方面取决于公司现有资源情况:另一方面则要看市场未来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70.
出口马赫数分布可控的二元高超进气道双重反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出口马赫数分布预先给定的前提下,利用二维有旋特征线理论实现了压缩面马赫数分布可控的两弯曲激波和三弯曲激波高超二元进气道反设计。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点时,无粘条件下两种反设计方法均能实现预设出口马赫数分布,有粘条件下反设计的进气道出口主流区马赫数分布与预设分布吻合较好,接力点时出口主流区马赫数仍然保持较好的均匀性。以上结果说明这两种反设计方法均是正确可行的。设计条件下,在捕获高度、无粘出口高度、设计无粘总压恢复系数和装配点处流动参数均相同时,两弯曲激波反设计方法波系简单、有粘接力点流量系数较三弯曲激波高10.2%;三弯曲激波反设计方法有粘时内收缩比较前者小17%,设计点和接力点时总压恢复系数分别较前者高2.9%和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