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航空   785篇
航天技术   282篇
综合类   148篇
航天   38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71.
雾化激波管研制和煤油点火延时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测量雾化煤油点火延时和得到火焰自发辐射光强分布,研制了雾化激波管和燃料雾化、进气系统.采用"管外预混"思想形成煤油气溶胶,通过连续进气和抽吸方法使气溶胶均匀分布,未出现明显的液滴沉降和壁面吸附.当点火温度为1000K,缝合接触面运行的实验时间大于10ms.由压电传感器PCB和光电倍增管PMT测量指定点压力、OH基光强时间曲线.利用Mie散射测量煤油气溶胶散射光分布,采用ICCD拍摄自点火发射光强.结果表明:该雾化系统可形成粒径为2~5μm煤油气溶胶.当压力为0.1MPa、温度为1300K~1700K,测得化学计量比φ=1.0煤油气溶胶点火延时τig为0.07~6ms,ln(τig)和10000/Tig近似呈线性关系.与气态煤油相比,该文高温点火延时和已有文献数据接近,但低温点火延时偏大,表明了低温下煤油点火的两相效应.  相似文献   
172.
孙博华  张渤 《宇航学报》2009,30(5):1925-1928
提出一种哥氏力原理与光纤干涉测量相结合的新型微光机电陀螺仪,以达到更高的角速度测量精度。根据哥氏力原理微机电振动部分将输入角速度转换成为微型质量块的单轴简谐振动,再由高精度光纤干涉位移读出系统对由转动所引起的振动位移进行测量,进而间接读出输入角速度。这里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推导出的公式具有一般性,可用于各种不同的设计和结构,并且推导出角速度与光干涉输出光强之间的关系。光纤干涉读出系统在位移测量精度上要优于电容式读出系统,而且随着新型微型光源和光探测器的发明,光学系统已经具备和现有微机电系统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3.
基于有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导弹(ARM,Anti-Radiation Missile)的理论,导出诱偏误差公式,以3种典型布局方案(三点源布局1、三点源布局2及四点源布局)为例,对误差公式进行简化处理,通过数值计算得到诱偏误差曲线,分析不同布局方案下辐射源功率比对诱偏误差的影响;同时分析ARM的实际攻击过程,引入ARM机动修正,通过仿真分析得到ARM落点图和雷达保护概率曲线,对比不同布局方案下的诱偏效果,结果表明四点源布局为最优方案,对研究多点源诱偏系统对抗ARM的作战效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4.
《航天电子对抗》2008,24(4):11-11
2008年2月21日,在美中国湖海空武器站,一架F/A-18C“大黄蜂”战斗机成功地发射了美海军先进反辐射制导导弹(AARGM)。这次挑战性的试验是AARGM计划系统发展与演示阶段的关键的里程碑。这一阶段开始于2003年6月,发展至今年晚些时候将得到低速初生产决议的批准,到2010财年正式装备。AARGM由ATK导弹系统公司开发,到这次试验为止已完成了9次成功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5.
秦斐燕  罗斌  李磊  潘炜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1):30-33,57
采用TSMC 0.18 μm CMOS工艺设计了用于光互连通信系统的2.5 Gbps前置放大器.该前置放大器采用了具有电压一电流反馈特性的全差分结构.用Cadence Virtuoso软件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光探测器结电容为0.4 pF,1.8 V单电压源供电情况下,电路跨阻增益为80.88 dBΩ,-3 dB带宽可达2.11 GHz,直流功耗26.46 mW.当输入电流信号峰峰值为9.7μA时,输出差分信号摆幅为124 mV.可望工作于以后的光互连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6.
提山了一种新的光流场计算方法:首先,在几何代数域内推导了光流约束方程的新形式;然后,在速度场平滑的基础上,通过求解关于初值问题的热传导方程求解光流场;最后,给出光流场的数值解和仿真结果。实验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7.
三维多段机翼复杂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心差分的有限体积方法和分区技术求解了N-S(Navier-Stokes)方程,在分区求解技术中采用了满足通量守恒的内边界耦合条件.分析讨论了三维襟翼的绕流流场,对"剪刀差"处的三维分离进行了探讨,初步揭示了绕流的主要特征及对附近物面压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三维襟翼前缘的分离流动.   相似文献   
178.
数控蒙皮横拉机运动分析与仿真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某数控蒙皮横拉机的机构分析,开发了机构运动反解软件.并在UG软件中进行了机构的运动建模与计算机仿真.运动反解与计算机仿真的相互验证,确定运动反解软件的准确性.实现了拉形过程有限元模拟与拉形机作动筒伸缩控制的结合,为该设备的精确控制及效能发挥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9.
一种有前途的推力矢量技术——流体推力矢量控制喷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体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是当前航空技术领域出现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推力矢量技术,它最大的优越性是不需要机械运动件就能实施推力转向。概要地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以及几种实施方案,简述了发展背景,并从情报信息角度尝试性地对其优缺点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0.
进行双三角翼翼面流动显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前、后翼脱体涡的干扰机理和详细结构,进而达到控制表面涡分离的目的,并为计算流体力学建立数学模型提供依据。介绍了采用激光片光技术在风洞中进行双三角翼剖面流动显示研究的广泛和主要结果。研究表明,在较大攻角下,由于后翼涡的强度远远超过前翼涡的强度,后翼涡对前翼涡的诱导作用比前翼涡对后翼涡的诱导作用强,最终两涡将合并在一起,成为单一的旋涡。试验给出了很好的涡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