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85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41.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孔中极易产生毛刺、分层等制孔缺陷,本文以硬质合金材料和PCD材料设计制造了两种结构类似的新钻型,对比分析了其制孔缺陷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轴向力和制孔缺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两种钻型的轴向力时变曲线能明显区分钻削的8个阶段,其中扩削刃的扩孔阶段和第二扩削刃单独参与钻削阶段的轴向力最低,两种钻型的第二扩削刃Ⅳ对制孔缺陷的显著减小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直线刃新钻型的制孔效果要优于圆弧型的,但随着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增大,其抑制毛刺缺陷的能力将降低;与硬质合金新钻型相比, PCD新钻型在抑制制孔缺陷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42.
针对CFRP/Al在钻削加工中容易产生分层缺陷,而临界轴向力是表征叠层材料制孔损伤的基本参数,本文基于能量法建立了钻削Al/CFRP、CFRP/Al产生分层损伤的临界轴向力模型,并利用Abaqus软件对CFRP/Al钻削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轴向力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243.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的结构件制造。然而,CFRP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属性截然不同,具有非匀质性和各向异性,在制孔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分层、撕裂、毛刺等缺陷,严重影响其制孔质量。因此,CFRP-金属叠层结构制孔技术成为飞机连接装配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归纳了近年来CFRP钻削加工机理的研究现状,总结出CFRP切屑形成机理与纤维方向角的关系,轴向钻削力和钻削温度与刀具形状、工件材料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CFRP钻削过程中分层、毛刺、撕裂等典型加工缺陷的产生原因、检测和评价方法及抑制措施;探讨了CFRP制孔刀具材料、几何结构及仿真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提出建立准确可靠的CFRP材料本构模型是钻削加工模拟仿真技术研究的关键;通过对变工艺参数钻削加工、机器人自动制孔加工及吸气式内排屑钻削加工等新型CFRP制孔加工技术的介绍,展望了CFRP制孔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44.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纳秒脉冲激光冲击制孔过程孔壁热应力,分析不同脉冲数作用下制孔过程孔壁热应力演变特征,揭示了不同厚度再铸层内应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纳秒脉冲数增加,制孔深度不断增加,孔壁最高温度和最大von Misses等效应力逐步远离激光入孔端,但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在激光入孔端;随着再铸层厚度的增加,其内部拉应力不断增大,微裂纹易产生于较厚的孔壁再铸层内.  相似文献   
245.
本文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特性进行了回顾,概述了目前纤维叠层材料孔加工缺陷和应对办法。简述了振动辅助加工(VAM)的特点,以及振动辅助钻削加工(VAD)对加工缺陷的抑制机理,最后总结了目前振动辅助钻削CFRP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46.
文摘凯夫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KFRP)在钻削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分层、起毛等缺陷,难以满足装配工序的要求。本文将螺旋铣削工艺运用于KFRP复合材料制孔,进行了偏心距、主轴转速和刀具类型的单因素试验,以分层因子、起毛面积和孔径偏差表征KFRP复合材料螺旋铣削的制孔质量,深入研究不同工况下的缺陷抑制机理和制孔质量。结果表明,偏心距、主轴转速和刀具结构对制孔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采用波形四刃铣刀在偏心距0.5 mm和主轴转速4 000 r/min工况下的制孔质量最好,分层因子和孔径偏差分别为1.27和1.2%,起毛面积比二刃铣刀下降了13.7%。  相似文献   
247.
针对00Ni12Cr5Mo3TiAlV马氏体时效钢棒料热挤穿孔制坯工艺的难点,进行了热挤穿孔制坯工艺方法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果,并在型号产品上应用且通过了发动机液压爆破试验,为发动机旋压筒体坯料成型走出了一条工艺新路。  相似文献   
248.
密相、湍流、可压、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在管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就密相、湍流、可压、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方程用双流体模型进行了较说尽地归纳。与单相流体相比,在两相流的基本方程中,多了一个变量(体积浓度)及两相间的耦合作用,并用CDIPSA方法对可压密相上升管道湍流流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颗粒直升的增加,使得单个颗粒脉动速度减小;但是气体及颗粒的速度差却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249.
杨国林  董志刚  康仁科  鲍岩  郭东明 《航空学报》2020,41(7):623311-623311
各种连接孔的加工是航空航天构件装配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新型大型飞机等难加工材料使用越来越多、制孔孔径深度越来越大、制孔精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制孔加工变得越发困难,传统制孔方法逐渐不能满足需求。螺旋铣孔是一种针对航空航天构件装配制孔需求出现的新技术,其采用特制刀具通过偏心铣削的方式实现圆孔加工。由于材料去除原理改变,螺旋铣孔相对传统制孔方法在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刀具成本、适用性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优势,成为当前航空航天领域制孔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在阐述螺旋铣孔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技术优势;然后重点围绕加工机理与专用装备两个方面,概述了螺旋铣孔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螺旋铣孔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50.
为了实现对多型座椅不同组件电气性能的自动测量,需要研制座椅电气自动综合检测设备。针对座椅组件电阻测量的导通性指标测试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控机、信号切换模块、数字多用表和通用连接模块的测试方案,并开发了自动测试控制程序,实现了对多型座椅电气组件电阻的快速准确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