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5篇 |
免费 | 496篇 |
国内免费 | 10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74篇 |
航天技术 | 192篇 |
综合类 | 205篇 |
航天 | 2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182.
183.
基于考虑摄动影响的精确轨道动力学模型,对交会对接寻的段水平双脉冲交会轨道的精确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控制脉冲的俯仰角近似转化为控制时刻的轨道幅角,从而调整脉冲控制时刻以消除径向速度增量的方法,精确求解首末水平双脉冲的启控时刻;引入导引终点位置偏差的比例控制方法,精确求解水平双脉冲的精确控制量。仿真结果表明,2轮整体迭代可获得首末水平脉冲控制时刻和控制量的精确值,脉冲水平特性达到俯仰角小于1°,导引终点相对位置精度达到10m,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4.
针对圆柱流动控制,分别设计了在圆柱前后驻点吹气、前驻点吸气后驻点吹气、前驻点吹气后驻点吸气、前后驻点吸气四种吸吹气方案。对Re=300的二维圆柱绕流无控工况、有控工况进行大涡模拟,通过对其气动力参数、表面压力分布及尾流场特性等分析比较,发现圆柱前后驻点吹气、前驻点吸气后驻点吹气两种方案由于后驻点吹出气流起到阻隔尾流旋涡的作用,能够显著抑制升力脉动。当Us-b/U=1时,升力脉动减小可达到92%以上。同时发现在圆柱前驻点吹气使圆柱前端趋于流线型,正压区压力显著减小,具有显著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185.
冯迎辉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3):28-31
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应力应变表述函数 ,在弹塑性范围内 ,应用双剪应力强度理论 ,对结构试验中检测到的应变进行转换 ,以求得结构测点的检测应力 ,进而为结构强度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6.
187.
188.
189.
190.
将预处理引入到ALE格式的非定常可压缩N-S方程中,发展了一种能有效模拟含运动边界的三维非定常全速流场的数值方法.控制方程在非结构动态网格上用双时间步推进并用隐式、LU-SGS迭代求解;提出了一种特征变量的边界条件以适合预处理后的特征系统.几个典型算例的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将可压缩流方法的计算能力拓展到了低马赫数范围,有效地提高了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