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航空   868篇
航天技术   149篇
综合类   156篇
航天   2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双下侧布局二元超声速进气道掺混气动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旅荣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7,28(6):1287-1295
针对一种冲压发动机用设计飞行马赫数范围为2.5~3.5的双下侧布局二元超声速进气道掺混气动特性开展了高速风洞实验和一体化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混和段内气流是通过两股气流的撞击以及横截面上二次流形成的旋涡不断掺混的,这也是混和段气流损失的主要原因.采用二元进气道的双下侧布局在整个混和段内气流除了在射流区内不均匀外,在1.5D截面至掺混段出口截面4.5D处慢慢趋向均匀.(2)掺混段出口截面与进气道出口截面总压恢复系数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来流马赫数和侧滑角的增大,掺混段出口截面总压恢复系数均是逐渐下降,而随着迎角的增大其总压恢复系数是提高的.(3)导流段损失和混和段损失均随着来流马赫数和侧滑角的增大而增大,整个掺混段损失增大.而随着迎角的增大,由于导流段损失逐渐下降,混和段损失变化不大,所以整个掺混段损失是降低的.(4)随着导流角的增加,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几乎未受影响,而掺混段的总压损失呈线性提高.研究范围内随着导流角的增大,气流导流段的总压损失几乎不变的,而由于径向速度分量增大,混和段损失增加,同时掺混出口截面承受反压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402.
模拟飞行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有益的航空运动,从一进入国内就受到了航空爱好者的欢迎,同时也受到了国内航空研究人员的关注。在刚刚发行的《中国航空史(第二版)》中,就专门增加了两页(772、773页)来介绍模拟飞行运动在国内的发展历史,这表明模拟飞行运动已经正式载入了中国航空的史册。在此我们向为国内模拟飞行运动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致以诚挚的谢意。希望将来模拟飞行运动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中国培养更多的飞行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读者关心喜欢我们的模拟飞行栏目。  相似文献   
403.
404.
根据双原子分光带系及其强度理论,介绍了测定振动温度的原理及方法,同时,利用激波加热试验气体的方法,得到氧化铝分子绿带系(B^2Σ^+-X^2Σ^+)的全部光带,通过氧化铝分子绿带光带强度的测定,得到在激波马赫数为10时,反射激波后气体的振动温度约为5200K。  相似文献   
405.
文章利用基于双剪屈服线准则所导出的钢筋砼壳体的屈服条件,并利用塑性屈服线方法求解钢筋砼轴对称双曲扁壳在竖向荷载下的极限载荷。  相似文献   
406.
双参数指数分布的双样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参数指数分布,给出了双样问题的预测子及预测区间,并指出对串联、并联k/m(G)系统寿命下限问题的应用,并用数值例说明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407.
408.
中等后掠机翼平面参数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晨  武哲  祁彦杰 《航空学报》2005,26(6):657-664
采用Euler数值计算方法,对60多种中等后掠角及展弦比的切尖菱形机翼、双三角机翼纵向气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从中筛选出16种切尖菱形机翼、14种双三角机翼进行了全机高速风洞实验研究,给出了机翼的展弦比、前缘后掠角、根梢比(后缘前掠角)及几何扭转变化对全机升力、阻力及俯仰力矩的影响曲线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定量估算两类机翼纵向气动力特性的关系式及修正因子。本文研究结果为建立战斗机机翼气动力设计数据库及飞机气动布局设计提供了实用的数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09.
在非结构网格下,针对非定常三维N-S方程组发展了一种双时间步长高精度快速迭代格式。该格式在时间上具有二阶精度,在空间上将r=3的加权ENO格式与强紧致格式相结合去处理N-S方程中的对流项以及离散方程的右端项,并用四阶精度的紧致格式去计算N-S方程中的粘性项。典型的3个算例从不同侧面对格式进行了考核。计算表明:该算法具有高效率与高分辨率的特征,所得的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比较吻合,初步表明了该算法可以在非结构网格下模拟非定常流动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410.
为拓宽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结合型面变几何技术并充分利用迟滞回路效应的优势,基于外压缩面/喉道高度协同调节的二元TBCC进气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马赫数为4.0的通流状态下进气道内收缩比(即改变喉道高度)增减对起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道处于不起动状态时,降低内收缩比使进气道肩部分离包被吞入继而实现再起动;结合纹影和沿程静压分布等分析,进气道入口波系在各内收缩比下与设计值相符,但内流通道的CFD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相对误差ε,且起动状态下的εq比不起动状态下的εb约低1.5%(εq<2.7%,εb<4.2%),表明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对于前体激波的预测较为准确,而对于不起动进气道内流静压预测存在误差;获取此类变几何进气道的迟滞回路特性,当内收缩比≤1.79时,进气道正常起动,当内收缩比≥2.54时,进气道不能正常起动,当1.79<内收缩比<2.54时,进气道的起动特性由初始状态和内收缩比的增减趋势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