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59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纳米计量溯源到国际基本单位制(SI)的传递过程。回顾了国内外计量型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PM)的工作原理及其溯源性。论述了目前主要纳米计量参数、溯源用标准样本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2.
油液污染度测试技术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咏娟 《航空计测技术》2002,22(2):13-15,30
阐述了油液污染度测试技术,介绍了油液污染度的分析方法,尤其指出了集颗粒,流量,流速、粘度,温度,激光及计算机技术于一身的自动颗粒计数器系统的应用,使得油液污染度测试技术获得了质的飞跃。新国际标准ISO11171的颁布实施,对于油液污染度测试校准技术的规范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决离子推力器栅极在真空、高温、等离子体环境中微小热变形量检测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摄像测量原理的离子推力器栅极热变形测量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远距显微镜进行栅极热变形测量的系统。运用交互式分区标定方法获得多目标清晰边缘,借助陶瓷探针及圆形合作标志完成栅极亚像素级变形量检测、图像放大系数计算以及切向畸变校正、水平面校正。精度验证实验表明本方法静态检测精度9μm,栅极热变形实验测量结果与国外同类实验趋势一致,系统满足离子推力器栅极热变形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44.
纯铝在0.6mol/L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SEC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系统研究了1060纯铝在0.6mol/L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采用能谱分析了腐蚀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1060纯铝表面不同区域活性溶解程度不同,且试样表面的氧化电流峰分布呈条带状;腐蚀溶解主要发生在FeAlx相周围;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腐蚀点主要呈圆环形.  相似文献   
45.
对由压电陶瓷的压电误差造成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器的运动误差进行了较详细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分析了各项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实验现象,据此可对误差进行判断和修正。  相似文献   
46.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阳极氧化纳米刻蚀加工的实质是电场作用下发生下的电化学反应,探针是影响氧化加工重要的因素。在氧化加工过程中,探针曲率半径的大小和与样品表面的相对位置影响了表面电场的分布,从而影响了氧化物的结构。由于氧化及磨损的影响,探针会失效,而碳纳米管针尖的氧化加工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47.
受被测件形状和结构的制约,使测量设备的测头不易触及被测量部件,或者光学仪器无法有效成像。可将被测量用样膏转化为能够测量的同等量,使用精密仪器测量该同等量,从而实现复杂位置尺寸的测量。  相似文献   
48.
最近,《科学》杂志刊登了一位英国教授的文章。他的孙女在花园里逮到一只很常见的鞘翅瓢蜡蝉幼虫。这种瓢蜡蝉科的昆虫在古北界(涵盖欧亚大陆的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和中国秦岭以北)非常常见,幼虫可以跳得很高。在高倍数显微镜下,他观察到这只幼虫前后腿之间居然有一种半齿轮装置,以保持协同性,  相似文献   
49.
你可以把它想成是科学史上最巨大、功能最强大的显微镜。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距离日内瓦只有一小段车程的乡村地底下的环形机器已经组装完成,它所探究的是我们所探查过的最短尺度以及最高能量的物理。十几年来,粒子物理学家一直热切期盼有机会探索兆等级的物理(这样称呼是因为它牵涉到的能量高达10^12电子伏特,也就是1兆电子伏特)。我们预期在这么高的能量上,必定会出现重大的新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50.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镀Pt探针与生长在银基底上的单根ZnO纳米棒接触的电学特性.实验测得的Ⅰ-Ⅴ特性曲线呈基本对称的非线性形状,表明镀Pt针尖与ZnO纳米棒顶端形成了良好的肖特基接触.同时,研究发现随着外加载荷的增加,针尖与样品间接触面积增大,使得反向截止电压和正向导通电压均有所升高,而理想因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