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航空   1375篇
航天技术   162篇
综合类   232篇
航天   34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71.
通过分析水平导航控制原理及导航点的切换逻辑,设计水平导航控制律,并进行六自由度非线性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972.
通过对常见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总结齿轮传动受力关键是轴向力。通过对两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典型实例轴向力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间轴两齿轮旋向一般应相同,以便其轴向力彼此抵消一部分。这将减轻轴承、轴、箱体的轴向载荷,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将为同类齿轮的设计、安装提供参考;甚至可推广到含蜗杆-斜齿圆柱齿轮的多级传动。即使主动轮旋向或转向改变,此结论仍成立,但也有特例,如:中间轴含直齿锥齿轮或为主动轴。  相似文献   
973.
针对某型飞机告警系统的"无泵压"故障信息,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多次定性模拟试验,总结了一套机上试验方案,可以准确地对故障原因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974.
介绍了曲锥前体/内转进气道一体化的设计方法,针对进气道侧壁外扩角这一设计因素,设计了具有不同捕获形状的两套一体化构型,并完成了两套模型在马赫数Ma=6.0、0°迎角状态下的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该一体化设计方法,曲锥前缘产生的初始入射激波在设计状态下能够完全封闭进气道唇罩,进而起到抑制唇罩溢流和提高一体化构型流量捕获能力的效果。在设计条件下,进气道侧壁外扩角的增加有助于减少侧壁产生的溢流,从而提高一体化构型的流量捕获能力。同时,外扩角的增大将导致下游反压前传速度加快,从而恶化进气道的内部流场并降低一体化构型的反压特性。因此,设计此类一体化构型时,需要考虑外扩角对捕获流量和进气道出口性能的综合影响,选择合适的进气道侧壁外扩角度以达到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975.
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中值滤波和试件参考点的风洞压敏涂料(PSP)试验图像数据处理方法.与通常用校准箱获取校准曲线进而得到PSP试验试件表面压力或压力系数(Cp)的方法不同,该方法通过空心中值滤波技术恢复PSP光强比图像中测压孔处的光强比数据,结合若干参考点处常规测压技术实测所得Cp值,获得Cp值和PSP图像光强比数据的关系曲线,进而得到整个试件表面的Cp值数据,该方法获得的数据结合了风洞试验诸多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利用MATLAB对PSP技术试验图像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将PSP方法获得的Cp值与常规测压方法获得的Cp值进行了比较,得到的结果显示,笔者采用的方法获得的Cp值与常规测压方法获得的Cp值吻合较好.该方法为PSP图像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6.
背压对液体离心喷嘴内液膜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两方面研究不同背压下的液体离心喷嘴内液膜厚度.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包含气液界面摩擦作用的损失系数理论模型并不足以体现背压对液膜厚度的改变;通过使用旋转轴对称模型在自适应网格中求解耦合VOF(volume of fluid)方程的Navier-Stokes方程组的数值模拟表明,随气体密度增加而减小的气液界面附近过渡区域中的平均速度分布是导致液膜厚度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7.
轴承预紧力与系统固有频率关系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轴承预紧力测试装置,通过该试验装置对预紧力和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轴承预紧力随系统固有频率变化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轴承的预紧特性.固有频率随轴承预紧力的增大而增大,相同的预紧力下,系统固有频率随轴承支承跨距的增大而增大.拟合得到的预紧力-固有频率-支承跨距关系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78.
等离子体对大折转角扩压叶栅性能影响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熵和耗散函数分析了某大折转角扩压叶栅内的流动及损失特性,探讨了等离子体减小损失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分离区仅是低能流体聚集区,而非高损失来源区;等离子体影响叶栅流动的机制可归结为,诱导其作用区上游流体加速降压、在其作用区内构造局部顺压力梯度以及增加电极附近的气流速度;等离子体通过减弱流动分离以减小栅内损失,其本质是通过减小吸力面后半部的分离区或低速区以减弱其与主流的剪切强度和减小强剪切作用区,从而减弱该区域内的耗散;等离子作用下吸力面附近气体流速的增加使得尾迹损失减小,而电极表面附近的粘性摩擦损失增加。  相似文献   
979.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质量块加速度分布影响的理论修正公式,并利用有限元法验证了理论公式,同时对实际应用中理论公式的修正偏差作出估计,为动态力校准的不确定度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80.
真空室压升法测量液态工质漏率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旨在探讨压升法测量液态工质漏率的可行性,研究液体泄漏的试验方法。首先根据液体饱和蒸气压的理论分析,得出液体挥发引起的定容压力增量;之后通过微进样系统,采用真空室静态升压方法,分别以全氟三乙胺和乙二醇水溶液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分析,研究得出漏入液体量V与压力变化ΔP成线性关系,与理论分析计算结果相符合,证明了压升法测液态工质漏率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微量采样系统进行比对测量液态工质漏率的压升试验方法及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压升法可有效地测量液态工质漏率,为液体的流动试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