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4篇
航天技术   38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改善传统卫星飞轮磁卸载,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最优解析解的磁卸载法。根据在轨卫星所处地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将卫星磁力矩器产生的磁矩作傅里叶级数展开,按卫星飞行一圈所需卸载的角动量由最优控制理论求出三轴磁矩的解析解。证明了该卸载法的稳定性,估算了干扰力矩及其作用,讨论了轨道倾角的影响,并给出了小倾角时的修正飞轮卸载控制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飞轮卸载法简单且节能,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磁卸载法。  相似文献   
92.
《飞碟探索》2009,(11):29-29
案卷编号:NO.50 案卷报告时间:不详 目击地点:盐湖城,普罗沃峡谷 目击时间:不详 持续时间:不详 目击人数:1人 飞行物数量:1个 飞行物形状:极小点 飞行物颜色:紫色  相似文献   
93.
引言 2008年12月12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出现一场浓雾。在凌晨5时目视能见度为700米,在6时25分下降到300米,最差达到50米并且维持了三个多小时。直到10时55分能见度才上升到400米,自动观测系统显示跑道视程(RVR)6时20分从1000米迅速下降到100米,从而导致40多个进出港航班被延误,5个进港航班备降别处。这次大雾强度强,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机场航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4.
6G移动通信系统对延迟和网络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边缘计算技术可降低延迟提高响应能力,并减少用户和集中式云计算资源之间的数据流量。星地协同是未来6G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在星地协同网络中应用边缘计算技术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梳理星地协同网络中的边缘计算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融合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的星地协同网络的系统架构、对应用场景和逻辑功能架构等进行了总结,其次对计算卸载技术方案进行汇总和分类对比,最后归纳了未来研究将面对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95.
随着各行业对大批量信息处理需求的增加,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技术应运而生。而在陆地障碍较多、MEC服务器搭载不便的情况下,研究了一种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中继辅助用户卸载任务到基站的场景。针对该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最优任务卸载方法,通过联合优化任务卸载比例和卸载策略使得系统时延最小化。由于这两个变量之间相互耦合,因此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两个子问题求解。首先,在确定策略的情况下,证明了系统时延最小值存在的条件,得到了用户的最优卸载比例闭合解。然后,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任务分配问题,并建立博弈论模型。在证明了该模型存在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NE)的前提下,经过多次迭代,求解得到基于时延最小的用户任务卸载策略集。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有效降低了全局计算时延,在时效性上优于其他一些常见的卸载方法。  相似文献   
96.
为适应现代航电网络系统维护的实际应用,在深入研究ARINC615A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靠的文件加卸载软件实现方法,能够实现指定文件在航电系统中不同设备之间的上传和下栽功能,并引入状态监控机制、CRC校验机制,冗余管理机制,加强了文件加卸栽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大量的功能和性能测试证明,实现了ARINC615A协议规定的文件加卸载功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满足实际应用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试飞院最近为秦川机载测试系统研制开发的自动编程台系统。该系统轩解决了试飞院从美国引进的秦川4000系列机载采集器的程序编制问题,使秦川系统在飞行试验中发挥出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98.
目前二硝酰胺铵(ADN)基液体推进剂在工程应用中均采用催化点火燃烧方式,而电点火可以避开催化剂高温失活、冷启动等问题。为了研究ADN基液体推进剂的电点火特性,在密封装置中开展了不同电极材料下推进剂液滴电点火实验,并研究了180V~230V电压范围内液滴着火延迟时间、着火持续时间以及燃烧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DN基液体推进剂能够通过电阻加热点火方式点燃。采用钨丝电极时,着火延迟时间、着火持续时间和反应总时间均随着电压增加逐渐减小,在230V电压时相对于180V时分别减小了25%,56%和38%。采用钼丝电极时,着火延迟时间在180V~200V范围随着电压增加逐渐降低,在200V~230V电压范围内基本不变;着火持续时间总体上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呈现略微增加的趋势,但增加幅度较小;反应总时间在180V~230V电压范围内基本稳定在1.5s左右。  相似文献   
99.
鸟撞击载荷的冲量与时间因素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估叶片对鸟撞击的响应,首先要建立鸟撞击载荷模型。为此,需要确定载荷的冲量、时间因素及空间因素。其中时间因素包括加载持续时间及力一时间函数。本文介绍了鸟撞击刚性靶体时,确定其冲量及加载持续时间的一种理论计算方法。按正撞击与斜撞击、含切割过程与不含切割过程分别导出计算公式,并根据某型号发动机的有关参数给出计算实例。文中还介绍了一种无量纲形式的力-时间函数。该函数形式简单,且综合了计算分析与实验测量两方面的结果。以上内容均可供建立鸟撞击载荷模型时参照使用。  相似文献   
100.
基于天基边缘计算的在轨智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低轨互联网星座的发展以及天基应用不断拓展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开展基于天基边缘计算的在轨智能技术研究,这对提升星地带宽利用率和实时决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以低轨卫星为核心的天基边缘计算架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模仿学习的智能计算卸载模型,以及该模型的在轨分布式联邦学习训练方案。基于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开展了面向移动应用的实时计算卸载决策,以及空间数据、模型的在轨学习及训练方法研究。该方案在保障空间数据隐私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程序运行时延和提升模型的决策准确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最多降低了54.96%的程序运行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