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0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航空   1520篇
航天技术   264篇
综合类   219篇
航天   50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激光跟踪三维坐标测量系统中,系统首先要经过标定,才可以进行实际测量。因此系统标定的准确度会直接影响系统最终测量准确度。为了提高标定准确度,提出一种新的标定方法,即利用直线法原理,在优化布局下,采用两路激光干涉仪测量出基点的三维坐标。仿真结果表明目标点相对于基点呈对称分布时,测得的基点坐标准确度比非对称分布时高6到7倍,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在该优化布局下的基点坐标。  相似文献   
32.
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程序对序列脉冲激光大气传输热晕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对于均匀大气路径上聚焦传输序列脉冲激光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风场渡越时间内的脉冲数Np在2~6之间有利于传输;然后对实际大气模式下序列脉冲激光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的平均脉冲数-NP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序列脉冲激光进行定量表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3.
钛合金板材激光弯曲成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常温下钛合金板材进行了激光弯曲成形研究。分析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光斑大小对板材弯曲变形的影响,获得理想工艺参数范围为:功率1 .0~1 .2 k W、扫描速度2~3 m/min、光斑直径6~7mm。同时分析了板材厚度、宽度及扫描次数对材料弯曲变形的影响,为钛合金板材弯曲成形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4.
35.
金属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后处理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金属粉末经选择性激光烧结后,金属坯体的后处理方法,分析了后处理工艺对最后金属零件性能的影响,为正确选择后处理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重点分析了GPS/IN S复合制导系统及激光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和建模方法,同时介绍了增程套件的原理,并设计了方案弹道。通过六自由度弹道仿真,比较了增加组件前后联合制导攻击武器的性能指标。研究结论对我国现有库存常规炸弹的制导化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激光近炸引信对抗技术主要采用高重频激光有源干扰技术,由激光干扰机对来袭导弹发射超高重频激光干扰脉冲,使激光干扰信号在远距离上提前进入激光近炸引信的接收视场,以压制真正的目标回波信号,形成有效的距离欺骗,使激光近炸引信的信号鉴别与选通系统产生误判,而提前输出起爆信号,引起导弹的早炸,达到保卫被攻击目标的目的。还可采用激光无源干扰技术和强激光致盲干扰技术,或阻断激光近炸引信的光路传输,或形成空中假目标,或将激光近炸引信的光电探测器致盲。  相似文献   
38.
激光陀螺及其误差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国外研制环形激光陀螺(RLG)的经验和现状,把误差产生机理及其补偿方法作为研究重点,这是取得成果的基础。机械抖动偏频技术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精度上尚不能满足精密惯性导航的要求。近年来国外正在研究的速率偏置技术显著地降低了RLG的随机误差,并可补偿常值漂移。本文讨论了这一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39.
郑航  胡晓军  郭海  唐志平 《推进技术》2007,28(5):467-470,474
为研究激光微推进器用于微小卫星在轨空间飞行任务的可行性,利用已建立的激光推进微小卫星仿真平台,对微小卫星在轨姿态调整、轨道维持和轨道转移等飞行任务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星载激光微推进器可满足在轨微小卫星的高控制精度姿态调整、近地观测轨道维持以及较长时间要求的轨道转移等空间任务对推进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在高能脉冲激光作用下,含能工质化学能对推进性能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固体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过程中的能量效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含能工质自身化学能在激光推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火箭推进方式相比,固体含能材料激光烧蚀推进方式的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