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篇
  免费   67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航空   1778篇
航天技术   138篇
综合类   158篇
航天   38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耿辉  周进  翟振辰  陈军 《推进技术》2007,28(6):599-606
在超声速燃烧室的壁面上安装具有不同长深比、深度以及后壁倾角的凹腔,在凹腔上游壁面横向喷注燃料射流。分别利用掺有丙酮蒸气的氦气和氢气模拟不燃烧和燃烧两种情况下的横向燃料喷流,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分别对流场中不同截面上的丙酮和氢氧基进行成像,同时对不燃烧情况下的喷流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发现:凹腔结构主要通过影响由凹腔后壁高压区向凹腔前壁传播高压扰动的行为来影响凹腔内部的静压分布,从而影响燃料的流动过程;凹腔长深比减小、深度或后壁倾角增大都有助于高压扰动的前传,导致燃料不易向凹腔内部偏转以及进入凹腔的燃料质量减少;凹腔长深比和深度的增加可增大凹腔内低速回流区的范围,有助于增强凹腔内部的燃烧以及火焰稳定能力;凹腔后壁倾角对燃料燃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62.
带支板的冲压燃烧室的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含组分守恒方程的质量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B-L代数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带支板引射器的模型燃烧室内部的流场结构,对比研究了燃料注入角度对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计算过程中,对方程中的对流项采用了空间为二阶精度的AUSMPW格式,对扩散项采用了二阶中心差分离散.研究结果表明,燃料有角度注入改善了燃料的混合性能,强化了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了发动机燃烧室的动量增量.此外,燃烧室的性能研究需考虑燃烧效率、总压损失及动量增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963.
钛及钛合金材料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澈 《红旗技术》2003,(3):32-35
分析了某机加力燃烧室滚动轴承组件材料钛及钛合金的可焊性,提出了的焊接难点及控制措施,为今后焊接该类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4.
965.
给出了在研制阶段初步确定发动机空中再点火边界的几种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燃烧室的点火试验来确定空中两点火边界。  相似文献   
966.
聚集状态下凝相颗粒的收集与测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洋  何国强  李江  陈剑  娄永春 《推进技术》2005,26(5):477-480
发展了一种可以收集燃烧室中聚集状态颗粒的方法,研制了收集实验装置。数值计算表明,通过改变实验装置的收敛角和实验状态参数可以模拟真实发动机中的颗粒聚集状态。利用该实验装置开展了聚集颗粒收集实验,实验工况模拟了某高过载发动饥在横纵向过载均为40g时的颗粒聚集状态。对实验收集到的颗粒进行了电镜分析,发现大颗粒是由多个小颗粒聚合而成,说明聚集状态下颗粒间碰撞聚合的概率大大增加。对粒径分布进行了半定量的统计,与非聚集状态下的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粒径分布作了比较,证明聚集状态下粒径要比非聚集状态下的大得多。  相似文献   
967.
单缝和双缝射流注入对二元喷管推力矢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RNGk-ε湍流模型,求解二维N-S方程对开缝注入射流后的二元收敛-扩散喷管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单缝和双缝射流对喷管推力矢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固定射流总流量的前提下,较好的双缝射流方案在小落压比状态下得到的矢量效率要优于单缝射流方案;而在大落压比下单缝和双缝射流方案得到的矢量效率和推力系数基本相同;前后射流流量的分配对喷管矢量性能有着适度的影响,当将较多的流量分配在扩散段后缝处时,喷管可以获得更多的推力矢量。  相似文献   
968.
本文对设备失效影响下的机场航班延误程度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机场设备失效情况下的航班延误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分析了设备失效在不同天气条件、跑道运行方式等条件下对航班延误的影响程度,并探讨了管制策略在降低机场延误程度上的重要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建立分析模型,对设备失效时段和非失效时段航班的延误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甚高频全相信标系统(VOR)失效数据进行延误分析,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9.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的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效率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很难用精确的解析函数式来表示。采用基于正交多项式的响应面法结合数值模拟的优化方法对某实验发动机补燃室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法可以减少为得到近似函数式而对补燃室流场进行计算的次数,节省计算时间,能方便地对发动机补燃室各个参数进行优化与分析。  相似文献   
970.
F4 14提高耐久性发动机即F4 14EDE发动机 ,它是以F4 14 -GE - 40 0发动机为基础 ,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软件提高部件的效率和采用先进结构、材料延长部件寿命而改进改型的发动机。高压压气机采用三维气动设计 ,使流量增加 5 % ,效率提高 3个百分点 ;燃烧室采用干低排放技术 ,使NOX、HC和CO的排放量明显降低 ;高压涡轮采用三维气动设计和先进的冷却技术 ,使效率提高 2个百分点 ,耐温能力提高 6 5 .5 6℃ ;排气框架采用三维气动设计 ,使加力燃烧室效率提高 3个百分点 ,压差降低 1.5 %。预计采用上述技术后 ,在保持硬件与F4 14 -GE -40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