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42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半球谐振陀螺控制及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半球谐振陀螺(HRG)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总结了现阶段半球谐振陀螺发展趋势;其次讨论了半球谐振陀螺控制技术,包括不同条件下驻波的激励检测方法、陀螺工作模式、驻波控制方案,以及一种全新的频率调制控制方案;另外,分别以驻波调制补偿、电极增益补偿、多陀螺补偿以及环境载荷补偿为例,分析了控制方案补偿、器件补偿、系统补偿以及场景补偿等四种半球谐振陀螺补偿技术;最后通过对现有技术和研究的分析,提出了半球谐振陀螺控制及补偿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3.
本文讨论了三相交流陀螺马达电源的工作原理,根据主要技术指标的要求,设计陀螺马达电源,给出了该电源各个组成部分的线路设计,解决了研制出现的电源振荡问题。论述了该电源的设计特点,并给出了使用结论。  相似文献   
134.
为此,从马德堡半球实验中,我们做出了另一种设想:在封闭环境中的真空会产生向内收缩的效应,从而具有吸力,其吸力的大小与真空环境的大小和真空程度有关。空气在真空内呈扩散状态,所以,注入铜球内的空气产生了向外膨胀的作用。由于空气的进入,封闭的真空环境随即受到破坏,收缩的效应消失。这样一来,两个铜半球因失去了向球体中心收缩的作用力而分离。所以说,八匹马使尽一切气力仍然拉不开两个铜半球的原因并不在于空气产生了压力作用,而是处于封闭的真空在大气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力学效应。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空气本身并不具有压力,只有当空气…  相似文献   
135.
本文分析了手工研配陀螺动压马达半球孔与轴配合间隙过程中,孔易出现的各种形状误差的原因。针对误差出现的原因,提出了选择合理的磨料配方,采取改进研具形状、材料等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了半球孔与轴的关键研配工艺,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被证明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对极掌面积可变式力矩马达的空载角位移特性及力特性的表达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永久磁铁的磁阻和各处漏磁。在文章的结尾对推导的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把理论推导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7.
徐之焜 《火箭推进》2006,32(2):41-45
通过对某型号火箭薄壁半球零件的加工,对该零件在数控加工时所需的工艺流程的安排、工装的设定、刀具的选用以及数控程序的编制作了阐述。介绍了以这个零件为基础库,加工其它类似半球类零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钛合金半球超塑成形过程,分析吹塑压力、模具关键尺寸、吹塑工艺过程对半球壁厚均匀性的影响。证明在球壳超塑成形过程中,球壳壁厚不均匀性始终存在。预先反向吹塑,调整上、下模圆角尺寸和位置,确定适当的吹塑压力,可得到厚度较为均匀的球壳。  相似文献   
139.
H型动压气体轴承副精度要求高,材料加工困难,通过对精密磨削、精密研磨工艺、稳定化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可使动压气体轴承副达到超精密级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40.
曹健  李尚义  赵克定 《宇航学报》2003,24(4):374-377,403
介绍了一种仿真转台用新型叶片式无脉动连续回转液压伺服马达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拉各瑞(Lugre)摩擦力模型,给出了摩擦力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及在系统中的补偿措施,通过实验研究,得到本新型连续回转马达的摩擦力矩模型,并通过实验对马达的低速及阶跃响应进行了研究。验证了采用摩擦力补偿措施有效地克服了系统的低速爬行及极限环震荡现象,且使马达的性能完全符合仿真转台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