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4篇
  免费   880篇
  国内免费   695篇
航空   7235篇
航天技术   1398篇
综合类   848篇
航天   315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913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47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600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美国空间交会对接测量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潇潇 《国际太空》2011,(10):36-41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探索空间活动的深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在越来越多的空间飞行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交会对接也是我国实施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计划必须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航天器在空间完成交会对接的整个过程,实际上也是精确测量与控制的过程,空间交会对接测量技术是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2.
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抽真空系统顺利通过发动机试车试验,该系统在国内航天发动机上首次应用了抽真空和引导煤油充填操作技术,目前已通过实战考核和验证,基本功能、性能满足总体设计要求。该系统主要功能是在火箭射前对助推及芯一级发动机进行抽真空和引导煤油充填操作。此次试验结束后,后续将重点开展系统及关键单机可靠性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973.
<正>《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的宗旨是交流科研成果,探讨前沿技术,活跃学术研究,促进人才成长,服务空间事业,努力使《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技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使本刊成为中国空间科技人员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  相似文献   
974.
宗合 《太空探索》2012,(11):9-9
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及其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0次发射。  相似文献   
975.
基于开放式结构的航天器控制系统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先进的基于开放式结构的测试技术,总结分析了中国航天器控制系统测试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开放式结构的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测试系统实施方案,阐述了该系统所采用的各项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后续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976.
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的涡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行机构的高速转子在旋转过程中所造成的高频抖动,将对卫星的姿态控制精度和稳定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转子的涡动特性,并通过振动测试试验验证了相关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77.
978.
在飞机座舱视觉显示界面设计阶段,利用脑力负荷的综合评价,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综合3种脑力负荷评价方法(主任务评价法、生理测量法、主观评价法),建立了飞机座舱视觉显示界面脑力负荷综合评价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进行实验例证.在某型号歼击机视觉界面的不同设计方案中,利用这套评价模型,在降落任务下,得到了不同视觉界面的脑力负荷综合评价值,其中最佳脑力负荷值的设计方案也符合国军标中关于视觉界面的设计原则.在飞机座舱视觉界面脑力负荷的设计阶段,这套评价系统在设计阶段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的评价结果,对于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79.
磨削是实现高性能、高精度零件加工的重要手段,但砂轮粘附现象严重制约了磨削技术在延塑性航空合金零件精密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回顾了粘着磨损和砂轮粘附形成机理,分析了影响砂轮粘附的因素以及砂轮粘附对磨削力、磨削温度和磨削加工后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介绍了砂轮粘附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80.
对转螺旋桨流场气动干扰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基于结构网格动态面搭接技术,通过求解三维非定常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ANS)方程,对单独螺旋桨(SRP)滑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对转螺旋桨(CRP)的非定常滑流效应及前后桨之间的气动干扰现象。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非定常RANS方法能够良好刻画对转螺旋桨滑流流场的发展变化特征,适用于分析前后桨气动干扰特性。前后桨桨尖涡的复杂相互作用是导致对转螺旋桨气动干扰的直接原因,后桨桨尖涡对于前桨桨尖涡具有一定耗散作用。在气动干扰影响下,对转螺旋桨气动力会产生周期性波动,波动周期与螺旋桨桨叶数相关, 6×6对转螺旋桨在1个旋转周期内产生了12次波动。气流穿过对转螺旋桨会发生两次加速,因此在相同工况下,对转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相比于单独螺旋桨分别增大约1倍,效率提升约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