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4篇 |
免费 | 386篇 |
国内免费 | 33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896篇 |
航天技术 | 456篇 |
综合类 | 328篇 |
航天 | 5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142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45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104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51.
液体火箭发动机充液导管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研究流固耦合(FSI)作用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充液导管频率特性的影响,采用传递矩阵法(TMM)建立了空间导管流固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针对真实发动机导管开展了传递矩阵模型与传统基于附加质量的有限元(FEM)(非耦合)模型仿真计算以及模态试验验证,比较了管径、壁厚等结构参数对导管流固耦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导管各阶谐振频率减小、而对应的流体振荡与结构振动幅值增大.管径对导管低阶频率特性的影响较壁厚对其影响更大.对于该算例,当管径大于设计值30%后,耦合作用引起的1阶频率误差高于10%,此时流固耦合不能忽略;而壁厚对1阶谐振频率的影响则小于8%. 相似文献
52.
飞机接地时,在飞机重心处和座舱飞行员位置处的最大过载对飞机强度与刚度设计及旅客与飞行员的舒适性均是重要参数,本文研究了接地时的飞机动态特性,并为飞行员安全使用提供了确定有利的飞行航程,起落架和气动力参数的边界,称其为“着陆窗口”。文中叙述了确定最大过载变化的分析方法,飞行参数中的垂直速度,俯仰姿态角以及起落架参数中的油液减震支柱阻尼均是影响最大过载的关键参数,重心处的最大过载受到主起落架减震支柱和 相似文献
53.
描述了PTB与NPL标准实验室的2种动态力测量系统。它们分别基于不同的物理原理,并且分别设计成不同的力值量程及频率范围。然而在它们之间确存在一段共有的区域,在此区域进行了2种系统的3组不同的测量比对。本文列出了这些比对结果,并讨论了结果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4.
在系统存在非匹配不确定性和输入未建模动态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反演控制技术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应用RBF神经网络辨识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利用反演控制技术,设计了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成功地处理了非匹配不确定性.同时动态非线性阻尼项的引入使得系统对未建模动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并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跟踪误差、RBF神经网络参数误差全局渐近收敛于原点的一个邻域.最后给出的BTT导弹非线性六自由度数字仿真结果,显示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56.
为了探索引压管腔在动态压力校准和使用中不同环境因素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推导了管腔传压模型和谐振频率关系式,确立了影响管腔动态特性的参数,包括静态压力、温度、气体介质等。采用引压管腔专用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环境参数状态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静态压力仅会影响管腔在谐振频率附近的输出,随着静态压力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对动态特性并无明显改变;温度会改变管腔的谐振频率和动态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谐振频率增大但输出幅值随之减小;气体介质的不同会彻底改变管腔动态特性,主要取决于介质的声速。该研究为引压管腔在使用环境下数据的评价和数据修正上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翼型或机翼的动态失速效应所引起的低头力矩和正气动阻尼限制了飞行器气动性能的提高,甚至可能诱导发生不稳定运动。应用于小尺寸机翼的前缘动态变形(DDLE)技术,通过实时改变前缘形状,能够改善翼型前缘区域的速度梯度,进而抑制动态失速效应。采用转捩剪切应力输运(SST)黏性模型结合分区混合动态网格技术,研究了这种前缘变形对机翼俯仰运动所引起的非定常流动的影响,得到通过小幅度前缘变形抑制和延迟动态失速的方法,从而提高翼型的气动性能。翼型NAC A0012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动态失速风洞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所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翼型在动态失速过程中升力系数与俯仰力矩系数的变化情况,可用于研究前缘变形对翼型俯仰运动所引起的非定常流动的影响。前缘动态变形翼型俯仰运动过程的非定常流场的数值模拟表明:在大迎角下不同幅度的前缘下垂运动能够抑制流动分离的发生,从而抑制动态失速,但在大迎角下小幅度高频率的前缘下垂变形能更高效地抑制动态失速;前缘变形幅度以及变形沿中弧线的分布对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经纱张力对织物织造产生的影响,阐述了经纱张力动态测试的意义。为能准确反映出织物织造时经纱张力的变化情况,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开发出一套方便易用的经纱张力动态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测试织物织造时经纱的动态张力,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证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涡桨飞机螺旋桨滑流气动干扰效应及流动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螺旋桨滑流对飞机各气动部件的干扰是涡桨飞机气动设计中面临的难点之一。以某双发涡桨支线客机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滑流对机翼、平尾、垂尾的影响及其流动机理。计算采用基于动态面搭接网格技术的非定常方法,气动力与表面压力分布的计算结果均与实验值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在滑流影响下,全机升力和阻力有所增加,升阻比和纵向静稳定度有所降低,并在无侧滑状态下产生了滚转力矩和偏航力矩;在不同展向位置,滑流对机翼表面流动分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螺旋桨下行运动一侧,滑流的旋转减小了当地迎角,同时桨后气流速度较高,翼面流动分离被有效抑制。在螺旋桨上行运动一侧,滑流的旋转增大了当地迎角,而且桨后气流速度较低,因而翼面流动分离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在中小迎角下,滑流对背景飞机平尾当地的动压没有产生影响,但增加了下洗角变化率,进而导致平尾效率降低;垂尾的侧力与偏航力矩是由滑流的侧洗引起的,而滑流的侧洗又与左右两侧机翼升力分布的不对称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