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航空   880篇
航天技术   154篇
综合类   149篇
航天   2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气动静/动稳定性的相关性及粘性滞后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风洞试验证实,物体的气动静稳定性和气动动稳定性之间,存在着反向演变现象。研究表明,它主要是绕流的粘性效应诱导的气动量和它们对物体姿态运动的时间滞后引起的,并且,该气动量中的静稳定性粘性诱导量和动稳定性诱导量之间是负相关的。本文给出了相关分析以及粘性诱导量之间的负相关模式,并用作者得到的风洞动态试验结果证明了上述负相关模式的实在性。此外,还根据上述风洞试验结果,计算了粘性动态相关因子Kd与粘性滞后的  相似文献   
112.
前弯动叶片变工况性能的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速轴流风机中, 前弯动叶和常规径向直叶片比较, 具有提高效率 4~5%,增加变工况范围 15~ 20%的优良性能。本文在发展完善“双激盘”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平板圆弧叶型实验数据, 加入了攻角损失的计算, 并将其用于前弯动叶片设计工况以及变工况的性能估计。在设计工况下和实验结果比较, 沿叶高效率的最大误差为 1.5%,沿叶高总压的最大误差为 1.8%,两参数沿叶高的流量平均误差分别为 1%和 1 .5%。在稳定工况范围内按流量平均计算的效率误差和总压误差均在 2%以内。计算结果表明, 该法可用于估计变工况下弯掠动叶片的性能, 是一种简单、明了、适合工程需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3.
介绍了利用反射式衍射光栅进行瞬态应变测量的方法,在一维细长杆中,通过测量杆未端的绝对速度,就可以算出动态应变和应变灵敏度系数K,文章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分析,给出了结论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4.
副翼是民用飞机重要操纵面之一,主要功用是产生飞机滚转力矩,用于改变飞机的航向。现代中大型飞机的操纵系统大都采用伺服作动器-操纵面装置,当操纵面受到铰链力矩时作动器也相应受载。以民用飞机副翼作动筒为研究对象,基于试飞实测数据与主操纵面作动筒载荷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的作动筒载荷事件划分方法。结果表明,该事件划分方法效果理想,较好地反映出了不同飞行事件之间载荷均值的差异。通过对14 000次飞行作动筒载荷历程进行雨流处理,给出了相应的载荷谱及载荷幅值、均值分布直方图,总结出相关分布规律。该疲劳载荷谱及相应的分布规律对工程实践中的寿命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干摩擦阻尼对旋翼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旋翼动稳定性理论模型的分析精度,需要精确地确定旋翼系统的结构阻尼系数。为此建立了旋翼变距拉杆球头关节干摩擦的阻尼模型,计入了球头关节的离心力对干摩擦阻尼的影响,然后用模型旋翼试验数据对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文中建立的干摩擦阻尼模型,预估的旋翼摆振后退型模态阻尼与试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16.
动导数的精确预测对于弹箭类武器的成功研制至关重要。以某型导弹动态特性的研究为对象,在FD06风洞中采用自由振动法完成动态特性试验,获取该型导弹俯仰和滚转两个方向的典型振幅衰减曲线和动导数结果;针对该型导弹,基于双时间推进法数值求解非定常N-S方程和强迫运动方程,获取该型导弹俯仰动导数和滚转动导数。结果表明:CFD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给定马赫数和攻角下CFD数值模拟结果可以为后续工程型号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密封汽流激振严重影响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安全运行,采用DEFINE_CG_MOTION和DEFINE_PROFILE控制宏建立转子的涡动方程,通过Workbench流固耦合方法计算热、动载荷下密封齿形变,根据快速傅里叶变化得到机组运行时的密封动力特性,并对转子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可导致密封齿膨胀变形,温度对密封齿长度变化影响可达1%~1.5%,压力和离心作用对其影响较小。热、动载荷使迷宫密封直接刚度减小,直接阻尼先增加后减小,交叉刚度先减小后增加,动力系数的最大变化为原来的2倍。35~55 Hz内转子稳定裕度急剧下降,转子对密封汽流激振更敏感。热、动载荷引起的压力波动集中在低频范围,密封周向压力波动可增高18.5 kPa。密封高压区的压力波幅剧增是汽流激振显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8.
从旋转对称进动目标运动特性出发,给出了一种生成逆合成孔径雷达(IS A R)欺骗式干扰信号的新方法.干扰机根据这种旋转对称进动目标模型实时计算目标的微动量和强散射点的RCS,并依次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在频率域进行调制转发,生成具有微多普勒特征的虚假目标,实现对敌方雷达系统的欺骗干扰.根据旋转进动目标模型,实时计算干扰机和虚假目标的位置,产生具有真实运动轨迹平面虚假目标,从而实现对基于轨迹平面识别真假目标雷达的有效对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逼真地生成IS A R欺骗式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19.
基于椭圆型网格生成法,实现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贴体结构动网格生成方法,可用于具有移动边界问题的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该方法提出,在网格变形过程中,Poisson方程需要的控制网格间距和正交性的源项可以通过提取已知的静态网格源项直接得到,并在整个动网格生成过程中保持不变。因此,在椭圆型网格生成中需要通过外迭代确定源项的过程可以得到省略,而且该方法不需要人工指定参数。这使得方法具有高效和易于嵌入到已有程序中的特点。数值模拟结果证明,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网格能够较好地保持静态网格原有的正交性和光滑性,在相同迭代步数约束下,网格求解效率低于传统弹簧模拟法,但鲁棒性优于弹簧模拟法。  相似文献   
120.
电静液作动器(EHA)要求无刷直流电机能够频繁起动和制动,并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针对常规PID控制在非线性系统中应用的不足,将单周控制方法用于EHA无刷直流电机系统中,采用单周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力矩输出,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动态性能,采用常规的PI控制器完成系统的位置和转速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且容易实现。仿真结果表明,电流环引入单周控制方法后,系统的快速性更好,稳态运行下电机转速、转矩波动更小。以1台转角功率为28 kW的EHA和FPGA+DSP结构的数字控制器为平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基于单周控制的EHA系统具有优良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