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航空   1254篇
航天技术   190篇
综合类   230篇
航天   3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 the face of harsh natural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earth-orbiting and deep space satellites, underwater sea vehicles, stro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temperature stress,the circuits faults appear easily. Circuit fault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serious losses of availability or impeded mission success without self-repair over the mission duration. Traditional fault-repair methods based on redundant fault-tolerant technique are straightforward to implement, yet their area, power and weight cost can be excessive. Moreover they utilize all plug-in or component level circuits to realize redundant backup, such that their applicability is limited. Hence, a novel selfrepair technology based on evolvable hardware(EHW) and reparation balance technology(RBT) is proposed. Its cost is low, and fault self-repair of various circuits and devices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dynamic configuration.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ault signals, correcting circuit can be found through EHW technique to realize the balance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fault output-signals. In this paper, the self-repair model was analyzed which based on EHW and RBT technique, the specific self-repair strategy was studied, the corresponding self-repair circuit fault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the typical faults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lectronic device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fault self-repair strategy was feasibl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chniques, fault self-repair based on EHW consumes fewer hardware resources, and the scope of fault self-repair was expand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02.
引入民机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概念和估算方法,提出一种协调解决制造商与运营商矛盾的民机项目盈亏平衡分析方法。计算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和指导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3.
<正>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在新年的钟声里,我们送走了精彩的2014年,迎来了崭新的2015年,也迎来了《航空发动机》40华诞。40年来,作为中国创刊最早的航空动力类期刊,《航空发动机》走过了由季刊到双月刊、由所内期刊到行业期刊、由内部发行到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渐变历程,目前已经成为航空航天动力领域"服务工程实践、跟踪学科热点、探索技术前沿、推动学术争鸣、发现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为我国航空  相似文献   
104.
飞机重心位置对飞机的安定性和操纵性影响很大.不在飞机重心允许范围内装货或载客时,会使飞机操纵性和安定性变差,影响飞行安全.飞机重心位置计算分析是新型飞机研制、现役飞机加改(换)装设计等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某型现役飞机进口短波单边带电台换装国产短波自适应/跳频电台工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力矩平衡法的飞机重心位置计算方法,计算了该型飞机换装短波电台后空机重心位置.计算结果表明,该型飞机进口短波电台换装国产短波电台后,空机状态下的重心位置满足重心允许范围要求.  相似文献   
105.
精铸蜡型作为空心涡轮叶片精铸过程重要的前期工艺转接件,其壁厚精度主要由蜡型模具型腔与内部陶芯的位置匹配关系决定。由于陶芯在模具内完全依靠定位元件实现空间定位,为减小由定位误差引起的陶芯位姿漂移,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平衡约束的空心涡轮叶片精铸模具陶芯定位布局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建立陶芯定位误差传递模型,揭示了定位误差与陶芯空间位姿扰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根据力平衡原理构建了基于力约束的陶芯定位布局优化模型;之后,针对陶芯表面定位候选点的离散分布特性,结合遗传算法给出了陶芯定位布局点的详细求解策略。最后,仿真对比证明了利用本文所提方法获得的陶芯定位方案可以在保证陶芯定位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陶芯定位精度,此外,按照优化后的定位方案压制实际蜡型,壁厚检测结果也进一步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新型航空润滑油油膜拖动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制的试验装置上测量了新型航空润滑油油膜拖动力;给出了高剪切率弹流润滑下的Ery-ing特征应力、极限剪切应力、剪切弹性模量的新型航空油流变参数拟合计算式;确定了该油本构方程;建立了该油油膜拖动力计算式, 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油在试验条件下表现为粘弹性;拖动力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相当吻合.给出的拖动力计算方法可用于指导润滑分析领域的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07.
弹性支撑条件下裂纹齿轮体有限元模拟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齿轮与轴的装配支撑关系考虑为弹性支撑, 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ANSYS软件对故障齿轮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了裂纹故障发生后齿轮动力特性的变化, 分析了不同大小和不同类型的故障对齿轮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的大小和位置对动力特性都有影响, 但裂纹发生位置的影响要大于裂纹大小的影响, 即处于齿轮结构体中部的缺陷要比处于外边缘的缺陷对动力特性影响大.另外, 探讨了仿真时设置弹性支撑边界条件的方法, 并通过与固定支撑和自由支撑边界条件的比较, 给出了弹性支撑条件下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为齿轮故障发生机理和诊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某重型燃气轮机放气活门及排气管路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重型燃气轮机放气系统放气活门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和论证,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计算验证了该方案可以实施。  相似文献   
109.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21世纪后的两轮月/火探测热潮产出了丰硕成果,以Artemis计划、探月工程四期和火星采样返回为代表的新一批任务已拉开帷幕,站在这一特殊历史节点,对月/火着陆制导技术进行综述。首先,阐述了月/火着陆的物理过程,指出了未来复杂探测任务对制导技术的挑战。随后,鉴于轨迹优化这一技术分支近年取得的广泛发展,讨论了其与制导的联系。然后,回顾了月/火探测工程任务的技术遗产,包括多项式制导、动力显式制导、Apollo进入制导、预测校正制导以及凸规划制导。鉴于动力学与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日益突出,讨论了来自人工智能、先进优化与控制等领域的潜在理论工具,能够为制导技术的发展提供新动力。最后,面向随时随地、高精度、高可靠、高自主着陆的制导技术发展需求,总结了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0.
涡轮发动机平衡流形展开模型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岩峰  于达仁 《航空学报》2007,28(3):531-534
 根据涡轮发动机平衡流形展开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两步建模方法。将复杂非线性建模转化为静态参数拟合和带约束条件的动态参数最小二乘辨识,根据单轴涡喷发动机气动热力模型辨识算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