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航空   696篇
航天技术   221篇
综合类   91篇
航天   37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利用沉淀预处理在基底上生长晶种的方法,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表面水热生长出分布均匀、与基底结合牢固、具有较高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氧性能的ZnO纳米棒。用电助光沉积的方法将电催化剂Ni-Bi与ZnO复合,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ZnO/Ni-Bi复合光阳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ZnO/Ni-Bi复合光阳极的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对不同的复合方式、复合时间以及热处理对复合结构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复合Ni-Bi后,ZnO的性能获得了最高40%的提升。光阳极表面沉积的Ni-Bi分离电子空穴抑制其复合,有效地利用了ZnO产生的光生空穴,将水氧化形成氧气,从而显著提高了光照条件下ZnO催化氧化水的效率。  相似文献   
882.
本文针对航天器用5kW离子电推力器核心供电模块屏栅电源的技术需求,采用移相全桥技术设计了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大功率屏栅电源模块。对比分析了ZVS和ZVZCS两种移相全桥方案后,得出ZVZCS更适合于电推进屏栅电源的设计。提出了ZVZCS移相全桥变换器CDD无损缓冲电路中辅助电容的设计方法,论述了屏栅电源功率级和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通过实物产品验证表明:采用ZVZCS移相全桥技术设计的屏栅电源模块能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的软开关,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采用CDD无损缓冲电路能辅助实现滞后桥臂的零电流关断,降低原边电流的损耗,同时降低高压整流管的电压应力。在具备完善的输入滤波,浪涌抑制及母线开关等功能以后,最大功率下效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883.
884.
本文介绍了根据压电元件快速变形所引起的惯性力和摩擦力实现纳米级驱动装置的原理。针对微位移器的静、动态特性,研制了新型微位移器驱动源。试验结果证明,该驱动源大大改善了微位移器的过渡过程和动态特性,满足微步距驱动装置控制和驱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85.
886.
胡树清  李金章 《航天器工程》1995,4(2):65-68,F003
介绍了实践四号卫星用H_2—Ni蓄电池组的结构组成,机电热设计及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887.
888.
为利用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开展可靠性评估。基于某弹用电连接器性能退化符合 Wiener过程特点进行分析,在给出电连接器性能退化模型和寿命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 Wiener过程的弹用电连接器温湿应力加速模型,并利用 MATLAB软件给出了两步极大似然估计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为降低加速模型的复杂度,基于加速因子不变原则对加速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简化。为了对模型进行检验,利用相关实例的加速试验数据,完成了参数估计并绘制了与实例进行比较的可靠度和概率密度曲线。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由于参数估计时考虑了 Wiener过程扩散系数及时间函数的非线性因素,计算得出的电连接器平均寿命值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89.
W  Gruener  JP  Toernig  PJ  Fielding  罗先志 《空载雷达》2007,(3):7-11,68
根据与代表法国、德国和英国国防部的法国当局所签订的合同,GTDAR(GEC Thomson Dasa机载雷达EEIG)着手进行的欧洲AMSAR(机载多重角色固态有源阵列雷达)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是验证机栽雷达系统AESA(有源电扫阵列)的能力。 AESA给人深刻印象的技术优点有:使用收发模块(TRM)灵活设计的天线、天线的小安装厚度和TRM的低RF损失。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实现机载雷达系统的新设计原理。因此,有可能设计出多面阵列,并使它们最适于飞机上的工作要求和安装限制。而且,应用AESA技术,能灵活组合收发模块,形成接收时具有自适应波束方向图的子阵列。本文简述多面阵列的多种构成可能性和有源电扫雷达系统所具有的能力。 本文最后将给出AMSAR项目计划要验证的多面阵列能力。  相似文献   
890.
电子战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耀平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2):24-27,54
分析和预测了电子战在七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电子战向信息战发展,“网电一体战”成为主要作战样式;电子信息对抗装备和技术发展将以综合一体化、联网化为主流发展方向;太空对抗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提高现有电子战飞机能力与发展新型电子战飞机相结合,研制隐身电子战飞机,发展多用途电子战无人机;发展新一代反辐射导弹,提升对敌防空压制能力;新概念电子信息武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发展新型无源探测定位技术。最后指出,电子战武器将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