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497篇
航天技术   74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611.
通过对纵列式双旋翼重型直升机的静稳定性和动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找出了影响纵列式双旋翼重型直升机最关键的迎角静不稳定和速度静不稳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操纵模式,并制定了操纵系统及飞控系统的初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12.
彭志军  李彬  崔阳 《航空学报》2012,33(10):1931-1937
推导了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回中凸轮最小压力角和最大压力角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其同类型飞机前起落架凸轮压力角的比较,指出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凸轮刚开始使用的时候,上、下凸轮接触面比较光滑,其摩擦系数比较小,此时实际压力角大于最小压力角,凸轮可以顺利回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凸轮发生了磨损,表面粗糙度升高,上、下凸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所需最小压力角相应增大;当凸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回中所需的最小压力角将大于实际压力角,导致凸轮不能回中。但是,当凸轮的压力角增大,摩擦力也相应的增大,对上、下凸轮的磨损也增大,导致摩擦系数增大;当转弯作动筒驱动力不足以克服上、下凸轮之间的摩擦力和下部构件的重力而使凸轮转动时,前起落架操纵转弯将会变得困难。在不改变某型飞机前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了凸轮的设计压力角,解决了前起落架凸轮不能回中的问题,并且前起落架可以顺利操纵转弯。  相似文献   
613.
双尾撑布局飞机飞行载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双尾撑布局飞机进行飞行载荷和气动导数分析,重点分析尾撑纵向弯曲刚度和飞行动压变化,对纵向气动力导数、各操纵面效率以及载荷分布的影响.尾撑纵向弯曲刚度变化会引起纵向静稳定性、平尾升降舵的操纵效率及反效速度、平尾的载荷分布的显著改变.尾段刚度尤其是尾撑的纵向弯曲刚度往往会构成双尾撑布局飞机气动弹性设计的薄弱环节,在设计时应该严格控制尾撑的刚度指标.   相似文献   
614.
与第二代战斗机相比。第三代战斗机内部空间大、动力强劲,其电传操纵系统、机载计算机功能强且效率很高,因而更易于实施大改且拥有很大的多用途化和改型发展潜力。目前,美、俄、西欧、日本和印度等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都正在或计划对其现役第三代(包括“三代半”)战斗机进行新一轮改进。可以预计最新改进的第三代战斗机将在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至少服役15年以上,并且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是国际战斗机市场上主要的出口机型。  相似文献   
615.
汽车DYC模糊PID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Direct Yaw-Moment Control)是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特性的重要方法,其研究对于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研究汽车操纵动力学和先进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智能积分模块的模糊PID(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器,将该控制方法应用于DYC控制.建立了能够反映车辆转向工况基本动力学性质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对开发的智能积分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仿真测试与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智能积分模糊PID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DYC控制效果,在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16.
翼梢小翼后缘舵面偏转对机翼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型客机某方案机翼为基本翼,基于N-S方程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融合式翼梢小翼后缘操纵舵面偏转对机翼空气动力特性影响。研究发现,翼梢小翼舵面偏使得机翼气动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偏转舵面导致了机翼最大升阻比的降低,然而它可以优化不同飞行阶段升阻比。其中,舵面外偏,机翼在阻力增加不大的条件下,升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提高起飞、爬升性能;舵面不偏条件下升阻比最大,有利于提高巡航效率;舵面内偏,机翼阻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提高飞机着陆性能。另一方面,舵面偏转可以控制机翼翼梢涡的发展,有助于耗散机翼尾涡及激发翼梢涡自身的不稳定性而加速耗散。  相似文献   
617.
大展弦比飞翼构型的横航向操纵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展弦比飞翼构型取消了垂尾和方向舵,通常采用开裂式方向舵和多组升降副翼组合来实现滚转和偏航操纵.通过与常规的侧力类方向舵对比,揭示了阻力类开裂式方向舵的操纵机理,包括偏航和滚转力矩产生原理以及操纵效能等.对大展弦比飞翼构型的横航向配平能力和协调机动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飞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发失效对偏航操纵效能要求最高,需要适当地增加开裂式方向舵的舵容量或对现有布局进行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618.
本文介绍了由Ⅱ型靶机改装而成的遥控试验机,分析了遥控设备与操纵技术的关系,阐明了遥控机的操纵原理及其操纵特点,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纵遥控试验机进入/改出尾旋的操纵技术——脉冲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619.
本文扼要地介绍航天飞机轨道运行段的姿态确定和控制方案的概念设计,着重介绍轨道飞行段姿态控制系统的任务,系统的构成以及工作原理,同时简要地介绍宇航员手操纵系统。  相似文献   
6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