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航空   2047篇
航天技术   102篇
综合类   253篇
航天   7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盘面温度水平对自由盘层流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冷气与盘面的温差(即不同盘面温度水平)导致的冷气密度变化对自由盘盘面换热所产生的影响(采用局部努塞尔数的相对偏差进行衡量),对比不可压空气与可压缩空气的换热计算结果发现:对于自由盘层流,盘面过余温度分布曲线的指数、盘面无量纲最大温差以及旋转雷诺数对盘面局部努塞尔数的相对偏差的影响可以忽略,相对偏差只与盘面无量纲局部温差有关;通过对计算数据进行拟合之后,得到了层流时自由盘盘面局部努塞尔数的相对偏差与盘面无量纲局部温差的计算关联式.   相似文献   
892.
双涡/贫油驻涡燃烧室的贫油熄火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在燃烧室进口高速气流条件下工作的贫油双涡结构驻涡燃烧室,通过改变主流马赫数与温度和改变其凹腔几何尺寸进行贫油熄火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随着主流马赫数的增加,贫油熄火余气系数减小,主流速度是影响贫油熄火性能的最主要因素.②主流温度的升高对拓宽燃烧边界有利,但是在达到600K后,对贫油熄火余气系数的影响逐渐减弱.③双涡试验件后体进气量的增加可以使贫油熄火性能变差.④不同凹腔宽深比对贫油熄火余气系数的影响很大,综合各个试验件结果,深宽比为0.88的双涡试验件的贫油熄火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93.
基于单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原理.采用涡度-散度方法对机场上空的低空小尺度天气系统进行三维风场的反对演.对于机场上空的天气结构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别构建了均匀风场和均匀风场叠加涡旋风场试验.实现了涡度-散度方法的风场反演,通过算法反演数据与原始数据对比,分析了反演的误差.结果表明涡度一散度法能较好地反映小尺度的风场结构.  相似文献   
894.
基于动网格的技术,利用有限体积法对N—S方程进行数值离散,选用湍流模型,对65°大后掠三角翼的受迫滚转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滚转运动的气动力特性和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滚转运动时.三角翼上表面涡分布的非对称性产生横侧方向的偏航力矩和滚转力矩,偏航力矩、滚转力矩系数滞回曲线呈现典型的“单环”形态,俯仰力矩、法向力滞回曲线呈现典型的“单8”形态。  相似文献   
895.
 用三步显式格式时间推进求解物理空间曲线网格上有限体积离散的Euler方程,数值模拟一种战斗机外形的涡流场.计算的机翼表面压力分布与实验符合较好,用Euler方程捕获到机翼前缘分离涡(主涡)及翼面上的二次分离涡.Euler方程解中出现的二次涡可能是逆压梯度、尖锐边缘和人工粘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流谱与实验定性符合.  相似文献   
896.
三角翼大攻角分离流开缝吸气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鹏  周伟江  汪翼云 《航空学报》1999,20(5):393-398
分别采用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研究了大后掠角三角翼大攻角条件下,背风面开缝吸气对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特性所造成的影响。数值模拟采用 Harten Yee 的二阶精度隐式 T V D 格式和 N-S方程;实验采用激光蒸汽屏流场显示和应变天平测力技术。通过在三角翼背风面开缝吸气,抽掉低能气流,实现增升的效果不理想,同二维吸气涡控制增升效果相差很远,这主要是由于二维同三维分离产生机理上的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97.
基于能量捕获应用场景,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高雷诺数下交叉圆柱的涡激振动(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VIV)现象。首先建立了三维VIV数值模型,通过与已有文献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交叉圆柱的VIV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普通圆柱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受竖圆柱的影响,交叉圆柱在中低流速的涡强度有所减小,使低流速下的柱体振幅减小,启动流速变大;在中流速范围,涡脱落位置的改变,使得振幅增加;在高流速范围涡强度和涡脱落位置变化并不明显,振幅也与普通圆柱相近。  相似文献   
898.
受鸟类抬起羽毛控制分离流的启发,涡襟翼成为翼型大迎角分离流的控制措施之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雷诺数下涡襟翼在控制翼型大迎角分离流动时的气动特性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涡襟翼在低雷诺数下能够极大地改善翼型的大迎角升力特性,其物理机理是涡襟翼将翼型主分离涡的涡心位置控制在离翼型更近的区域,且涡心位置的涡量得到大幅提升,使得涡心附近的低压特性影响到翼型上表面,而且涡襟翼能够将翼型上方前区的低压与下游的高压隔开;但是在高雷诺数(对应常规飞机雷诺数)下涡襟翼改善翼型大迎角气动特性的效果远不如低雷诺数情况,由此解释了为什么鸟类能够通过羽毛抬起提高升力特性,而常规飞机的涡襟翼只能作为阻力板使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9.
鸭翼展向吹气涡控技术增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低速风洞测力实验,对一个机翼前缘后掠角为40°的近距耦合鸭式布局简化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鸭翼前缘后掠角和鸭翼展向吹气量对该布局增升量值的影响,给出了不同迎角下升力系数和增升量值随鸭翼前缘后掠角和鸭翼展向吹气动量系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一定迎角范围内(16°~50°),对于不吹气情况,鸭翼前缘后掠角越大,布局的增升量越大,说明鸭翼作为涡控制部件是合适的;当对鸭翼进行展向吹气时,吹气动量系数越大,布局的增升量也越大,说明利用鸭翼展向吹气技术达到间接控制机翼涡,延迟机翼涡的破裂,增加机翼的升力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0.
跨音速条件下,激波将导致大后掠飞翼布局出现激波/边界层干扰、激波/前缘涡干扰等复杂流动现象,对其流动特性、气动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音速时小展弦比飞翼布局流动特性随迎角的演化,并分析了翼身厚度对前缘涡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无前缘涡区,翼身厚度在机头处引起侧洗作用,在尾部出现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导致流动分离;在前缘涡发展区,翼身厚度的侧洗作用使飞翼模型前缘涡形成较晚,影响区域减小,但使其前缘涡发展较快,强度增大,在背风侧诱导的吸力增加,从而使前缘涡涡升力基本不变;同时,侧洗作用导致翼身背风侧激波位置前移,诱导前缘涡破裂,使涡破裂迎角大幅减小。本文研究为大后掠飞翼布局气动布局设计和流动机理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