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48篇 |
免费 | 364篇 |
国内免费 | 19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10篇 |
航天技术 | 292篇 |
综合类 | 258篇 |
航天 | 7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219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70篇 |
2008年 | 195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针对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和传统瀑布式开发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Ⅴ型开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和原型仿真的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开发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需求捕获、方案设计和工程开发阶段分别构建相应的原型系统进行仿真与验证,实现对系统需求进行早期需求确认与设计验证(V&V)、原型仿真与集成.采用该方法的... 相似文献
862.
针对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亟待解决的金属增材制造过程冶金质量在线实时检测与评价问题,概述了金属增材制造超声在线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介绍了自主研制激光超声多冶金特征同步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及组成;并采用该系统对激光增材制造工件组织晶粒度及表面缺陷特征进行检测试验研究。首先基于激光超声纵波回波信号中心频率偏移实现了激光熔融沉积TC4/B4C复合材料中具有择优晶体取向的粗大α相晶粒团簇尺寸的定量评价;随后对激光熔融沉积AlSi10Mg铝合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对扫描检测幅面内各测量点进行多次激励求平均,并结合改进小波阈值和变分模态分解两步降噪处理提高在线实时检测信号信噪比,基于表面波信号能量变化实现了0.5 mm孔洞和0.5 mm宽水平裂纹的可视化成像。 相似文献
863.
在现有冲突解脱的几何优化的算法基础上,加入了对解脱后重新加入航线(入径)过程优化的探讨,使解脱和再入径成为整个解脱优化过程的组成部分.在保证不产生延误的基础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航空器的水平和垂直间隔. 相似文献
864.
基于交通复杂性的扇区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理解未来空域系统下空中交通的组织水平,确保地面决策系统的必要干预能力,本文首先在比较两类常用交通复杂性测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连携效应的交通复杂性测度模型.利用该模型针对两类典型交通拥塞态势讨论了扇区范围内改航航段的生成和使用策略,与基于航空器数量的扇区资源管理方法相比,能够更为有效地实现空域的灵活使用,为动态空域管理和多扇区协同流量管理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65.
866.
867.
868.
X射线掩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基于X射线掩星探测的大气密度反演是一种涉及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其通过处理高能X射线天体辐射源的掩星观测数据实现大气密度的反演,基本原理为X射线在大气中传播时,X射线光子被大气中的原子(包括分子中的原子)吸收和散射,从而导致X射线强度发生衰减,根据衰减后X射线信号的强度反演对应的密度廓线。本文根据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需求,论证了基于X射线掩星实现大气密度反演的新方法,重点介绍了光变曲线拟合和能谱拟合两种地球中高层大气密度反演算法,分析了X射线掩星探测反演大气密度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对基于X射线掩星反演大气密度的优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对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场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新型中高层大气密度测量手段,X射线掩星探测可对中高层大气密度实现有效探测,弥补了目前中高层大气密度实测数据的不足。 相似文献
869.
870.
地形跟随适应角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综述了国内外地形跟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概况;(2)详细介绍了地形跟随适应角控制方法的原理、技术改进及其控制指令算法;(3)将适应角法与另一经典控制方法——样板法进行了比较。通过一条零指令线,说明了两者本质上的一致性;(4)从航迹优化的角度,给出三次样条肮迹的基本模型,讨论了适应角法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法;(5)以适应角法为基础构成地形跟随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系统基本组成,研究了其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6)以某型飞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形跟随系统的数字仿真,给出了框图及仿真结果。最后通过分析比较,说明适应角法地形跟随系统的控制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