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航空   713篇
航天技术   492篇
综合类   60篇
航天   5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介绍了三个回转轴相交度的一种测量方法,并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42.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评定测量系统测量质量的重要指标,文中给出了测量系统不确定度的A类和B类评定方法,以及合成不确定度和系统总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3.
描述了角位移传感器的迟滞、重复性、非线性等主要技术指标的校准方法、校准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44.
钱勇  周凤岐  周军 《飞行力学》2001,19(4):45-48,53
针对三轴稳定卫星进行了正常飞行模式下无陀螺姿态确定算法研究,采用磁强计、地球敏感器和太阳敏感器组合获得姿态数据,利用四元数法和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建立了姿态确定估计器算法模型。通过数学仿真证明,此姿态确定算法能够对星体姿态进行较精确的估计或校正,满足卫星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5.
深空探测器需要定位在日-地(月)系的共线平动点L1或L2附近执行探测任务,但由于共线平动点的不稳定性,必须在运行期间进行轨控。对于条件周期轨道(如晕轨道)必须在控制过程中考虑高次项,控制条件复杂,技术上实现相对困难。而某些探测任务,探测器定位在共线平动点附近的条件拟周期轨道(对应L issajous轨道)上亦可以。这种类型的轨道可以离共线平动点较近,那么只需要在控制过程中考虑线性项即可,控制条件简单。以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作为基本模型,采用预估-校正法逼近线性化模型下的目标轨道,给出在轨运行期间的轨控策略亦是可取的,这种控制措施相对而言较简单,容易实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是可行的,能够提供较高的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46.
冷镜式精密露点仪是湿度测量中准确度最高的仪器,也是许多国家湿度量值传递以及国际比对通常使用的传递标准.本文讨论了冷镜式露点仪测量不确定度的多种因素,其中有些不确定度分量目前还难以估算出具体数据.  相似文献   
47.
对合成信号发生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8.
联合定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联合定轨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通过对中继卫星系统和编队飞行星座两种不同应用的联合定轨的计算分析,总结出了联合定轨不同于一般传统定轨的基本特点。中继卫星与用户星的联合定轨在精度 上优于传统定轨,并能够降低对地面测量站的测量几何和测站数量的要求。编队飞行星座的联合定轨,能够显著提高星间相对位置的精度,且几乎不受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从而在轨道外推时误差不会扩大。  相似文献   
49.
卫星姿态跟踪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卫星姿态跟踪控制问题。针对这一类多输入/多输出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不确定项上界的鲁棒输出跟踪控制器设计方法。应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法和李亚普诺夫方法,设计了一个控制律,它可确保系统输出按指数规律跟踪期望输出。该控制器计算简单,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即使系统存在不确定性,仍可在闭环系统中实现精确的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50.
本文在对角速度波动率测量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对一些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同时,对角速度波动率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