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7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8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正>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飞行,是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至此,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中国航天从此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93.
2006年,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顺利拿下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着陆器一次电源分系统和巡视器电源分系统型号项目;2007年,嫦娥三号电源分系统首套方案顺利出台;2009年,嫦娥三号电源分系统研制方案转初样;2011年,嫦娥三号电源分系统初样转正样;2013年9月,嫦娥三号进场;20l3月12月,嫦娥三号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94.
设计了一种飞行模拟器的热控分系统模型,用于仿真卫星在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温度情况.为了保证热控分系统的仿真功能、速度和精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热控分系统架构,并采用一系列数学模型来描述卫星的热状态变化,尤其是采用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卫星主体热数学模型.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与热分析数据以及卫星在轨数据的对比,对热控分系统设计进...  相似文献   
95.
简述了卫星通信系统及其组成与作用,论述了星上通信分系统的测试与方法,分析和介绍了部分相关卫星通信标准以及我国卫星通信标准体系的建立情况,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6.
月亮之上,这一次中国金牌动力创造了新的传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动力系统,第一次让中国制造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推举飞越了38万公里之后,精准地落到了月球,实现了我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直接探测,树立了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新的里程碑。承担此次嫦娥三号飞行发射和落月任务的长三乙运载火箭所有发动机和嫦娥三号探测器推进分系统,均由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  相似文献   
97.
论述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首发卫星(FM1)的热设计概况,根据在轨飞行四年的温度遥测数据,进行了天地数据比对和整星的热控性能分析,并对有效载荷CCD相机、磁带机以及电源和姿轨控系统的关键设备(如Cd—Ni电池、红外地平仪、陀螺组件等)的控温效果给以了评价,对热控分系统的主要部件(如热迭涂层、多层隔热材料、电加热器等)的热控性能作出了评估。分析表明,热控分系统的设计满足了总体的技术要求,为整星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同时也为延长卫星寿命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8.
地面体检煞费苦心天宫一号虽然使用了很多成熟的技术,但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也非常多。单看天宫一号的个头——长10.4米、直径3.35米,就比以往的飞行器大很多,如何保证它能够成功升空,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并在太  相似文献   
99.
本文提出了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模样设计阶段,在信息很少的情况下怎样进行可靠度分配。介绍了发动机在可靠度分配上的困难;将评分公式的复杂性系数拓广为广义复杂性系数,提出了“广义法”;对真实的发动机模型进行了试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0.
迟军 《航天器工程》1999,8(3):56-60
本文针对我国下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公用平台新的要求,通过综合总体技术设想,在结构构型、分舱、大型中心承力筒及结构舱板设计、舱段间及板间连接方式等方面对我国未来大型通信卫星公用平台结构分系统的设计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