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7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8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飞机环控系统引气分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某型飞机的环控系统引气部分进行了动态性能分析,并作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该模型对环空系统引气分系统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简要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姿态控制分系统的主要功能、指标要求、系统组成、工作模式、控制方案设计和主要故障诊断逻辑.根据卫星在轨运行数据,给出了卫星在轨运行的部分曲线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的指标实现情况,对姿态控制分系统方案进行了在轨验证.  相似文献   
83.
《航天器工程》2017,(6):126-131
针对某遥感卫星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芯片故障导致中央单元(CTU)主机无法启动的问题,高分三号(GF-3)卫星数管CTU软件设计了一种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芯片故障模式下的多分区引导方法。通过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中增加一个应急故障处理软件分区,在SRAM芯片部分故障情况下,CTU软件能够从正常CTU软件分区跳转到应急故障处理软件分区,并引导CTU软件进入应急故障处理模式。在该模式下执行SRAM芯片故障检测和正常CTU软件在轨注入,使CTU使用SRAM芯片无故障区域运行正常CTU软件。在GF-3卫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软件实现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在中央处理单元SRAM芯片部分故障情况下,提供一种挽救方案,从而避免采取单一的切换备机处理措施导致CTU主机彻底不能使用的问题,提高了数管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飞船GNC分系统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彪  王南华 《航天控制》2006,24(6):67-71
研究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飞船GNC分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了重构新的激励函数并附加动量因子的改进BP算法,采用了由输入层、输出层、隐含层和量化层组成的一种4层前向模糊神经网络,通过Ⅱ型隶属度函数完成输入模糊化。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GNC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实验验证了改进BP算法以及该诊断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嫦娥一号卫星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系统的设计是分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文章介绍了应用于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的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系统的设计组成,该系统组成复杂,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二次开发能力,为卫星控制系统测试设备的系列化、通用化及标准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其系列产品可以应用于相应的中低轨道卫星的控制分系统测试。  相似文献   
86.
针对使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的中高轨航天器,提出了一种月影下的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计算方法,构建了典型的中高轨航天器电源分系统的仿真模型,开展了航天器月影下能量平衡的仿真。采用该方法对某卫星月影下的能量平衡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遥测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航天器月影下功率平衡的高精度计算。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为航天器在轨月影的预测和月影期间蓄电池组的在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航天器电弧故障的机理,给出了不同材料的真空电弧特性,总结了航天器太阳电池阵、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SADA)和母线三大类电弧故障模式,提出了太阳电池阵电弧故障的一般防护方法,并介绍了国际标准ISO11221-2011试验验证方法。建议深入开展相关故障机理与防护和验证新技术研究,建立相关产品保证规范体系,以防止航天器电弧短路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88.
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国外航天器供配电管理技术由传统遥控管理发展到智能管理的4个典型阶段,介绍了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技术在空间站、科学观测及深空探测领域航天器上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目前国内航天器采用熔断器作为故障隔离主要手段、依托遥测遥控进行供配电管理的体制,归纳了国内航天器供配电体制的优缺点,并总结出国内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系统的3项关键技术——智能配电管理技术、故障隔离技术和能源计划动态调度管理技术,可为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相对测量技术是完成在轨航天器交会对接的重要技术之一,设计能够完成相对位置、速度,以及近距离的相对角度、角速度测量的交会对接敏感器,用于确定交会的轨迹和控制对接时的相对运动,不仅要考虑实现功能、性能方面,还要考虑在工程实现中外太空杂光干扰、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不涉及到交会敏感器的具体设计,而是从分系统的任务和技术总体设计角度,总结交会对接敏感器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0.
月球,素有人类探索深空的“前哨”之称。然而,在前往这个“前哨”的途中,却充满了艰辛和风险。据统计,在世界诸航天大国参与探月的历次飞行发射任务中,成功的概率不足50%,其中大部分是由动力系统故障所导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动力系统,在历次太空角逐中展露锋芒,表现尤为出色。此次,六院依然扮演能量补给“大师”的角色,为嫦娥三号提供长三乙火箭的一、二级和助推级发动机,以及着陆器推进分系统的发动机。这些多种型号、功能各异、不同推力的发动机组成了强大的动力“联盟”,上演了一场动力大“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