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7篇
  免费   889篇
  国内免费   530篇
航空   6556篇
航天技术   1264篇
综合类   723篇
航天   313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898篇
  2011年   810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673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强度与环境》2009,36(6):44-44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张德文研究员和美国凯门航太公司总工程师魏阜旋博士撰写的《运载火箭虚结构模态试验处理技术》专著,在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的资助下今年9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2.
三、(广义)质量、可靠性管理 广义质量、可靠性管理(以下简称质量、可靠性管理)是提高产品满足需求能力的管理工作项目.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3.
104.
为了制作比以前的体积更小的芯片,美国工业界和大学的科学家们都正在关注新一代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 据美国惠普公司(HP)和洛杉矶加洲大学(UCLA)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获得可能导致生  相似文献   
105.
“1957年11月9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负责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和弹体、发动机研制”。这是从一本大事记中摘录的一段话,它描述了中国航天的一个历史起点,也表明了2007年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院50周年的光荣年度。让我们跨越时空,继续翻开记载航天控制技术发展的历史卷册,感受历史中的二月那些普通却创造了辉煌的日子:“1960年2月3日,型号设计工作开始。主要工作是确定控制系统方案,即射程系统、稳定系统、横校系统的方案”。这是控制系统自主技术创新的起始。“1963年2月19日,任命黄纬禄为型号控制系统副总设计师,梁…  相似文献   
106.
2009年5月初,战神I—X项目组成功地进行了圆锥截体分离试验。试验的成功表明,用于分离的炸药足够断开圆锥截体的尾部圆环的连接——清除这一重要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7.
M:现在,智能CAD可以说是制造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您作为我国智能CAD的开拓者,目前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潘云鹤院士:我的研究重点是智能机器人技术、产品创新设计和虚拟现实等方面,总的方法是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与设计技术结合起来,推动设计技术更好地前进.我研究的另一个课题是把科学与文化结合起来,我曾经很长时间研究过计算机美术和计算机书法,因为我在计算机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计算机图形学,与艺术和设计有很大关系,希望能使我国的多媒体技术和设计技术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08.
本刊曾在今年第5期发表题为《市场决定一切》的刊首语.谈市场效应在自主研制国产大飞机上的重要性。指出目前国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技术能力.自主研制飞机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在现代市场化的环境下.一切都要用“市场”来衡量.过去那种“脱离市场单纯进行生产的”观念根本行不通。相对于航空制造业.市场效应在航空运输这样的服务领域体现得似乎更加明显。无论是传统网络型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109.
110.
由中航一集团计算机软件可靠性管理与测评中心(CATC)自行研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通用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环境(GESTE)在京隆重发布二代产品——GESTE2.0。GESTE的成功面市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填补了我国实时嵌入式软件缺乏通用仿真测试环境的空白,对于相关领域之快速定制需求亦具有非凡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