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2篇 |
免费 | 475篇 |
国内免费 | 23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88篇 |
航天技术 | 303篇 |
综合类 | 288篇 |
航天 | 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在低速颤振模型的设计中,经常会出现试验模型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与理论计算存在差异的情况,这些差异势必导致颤振特性的变化,为了研究质量,刚度变化对颤振特性的影响,采用一理想平板计算机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从颤振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然后计算分析了质量和刚度变化对颤振特性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72.
为了飞行试验测量运输机襟翼压力分布,国内首次研制了测压带。提供了直接打孔法与测压带法的飞行试验比对测量结果,表明测压带法是准确适用的。在飞行试验中采用测压带测得了某后退双开缝襟翼起飞、着陆构型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襟翼起飞构型的气动设计有待改进,襟翼着陆构型气动效率较高。测压带法适用于飞行试验空气动力学研究和飞机气动特性的演示验证。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建立以宏观电中性、不同种类粒子间滑移流动为基本假设的一维多流体简化模型,构造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分析霍尔推力器(亦称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简称SPT)的加速器通道内部物理过程。在适当边界条件以及适当模型常数条件下,能够获得无论在定性还是定量上都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收敛的稳态解。结果显示,电势降落集中在出口附近,离子加速过程与该电势降落一致;在通道前半段电离比较剧烈,而在出口附近趋于平缓,出口电离度接近80%;由于焦耳加热作用,电子从出口截面向阳极漂移过程中,其温度由初始的约10eV首先提升到接近60eV的峰值,该峰值出现在离出口约1/3通道长度位置上;随后,由于越来越多的能量损耗于电离过程,到阳极附近电子温度降至约25eV。受其中的一些假设所限,本模型不能反映一些特殊区域和某些比较重要的物理过程,同时能够收敛的条件也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979.
980.
为了研究密封气流质量流量对轴承腔外壁面上滑油分布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DPM)和液膜模型,利用STAR CCM+商业软件对轴承腔内油滴运动、油滴向油膜的转化以及油膜在轴承腔内的运动开展非稳态数值模拟计算,并与德国Karlsruhe大学轴承腔油膜厚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在高转速下一致性较好,平均相对误差13.6%;低转速下由于空气分布均匀性较差,个别工况点计算值与试验值存在一定误差,但最小相对误差在4%,总体上具有较好一致性;随着轴承腔密封气流的质量流量的增加,轴承腔内空气的平均流动速度提高,对轴承腔外壁面上油膜的剪切作用和扰动能力增强,导致轴承腔的外壁面油膜厚度和稳定性降低;轴承腔外壁面上的温度分布与油膜的厚度分布一致,最小温度分布在壁面上被油滴冲击位置;随着轴承腔密封气流的质量流量的增加,轴承腔外壁面上低温分布范围增大,但温度分布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