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1篇 |
免费 | 243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75篇 |
航天技术 | 75篇 |
综合类 | 60篇 |
航天 | 2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针对分布式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网络分区方法,指出其对消息传输模式配置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形式化描述将问题转化为包括实时性约束、带宽约束、缓存约束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的传输模式配置算法,以系统的消息端到端延迟均衡为优化目标.通过给出两个具体算例对算法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同时比较了本算法与传统遗传算法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解决传输模式的配置问题,尽管计算时间较传统遗传算法高出18.1%,但所得到的适应度值高出28.7%.本算法为网络分区在实际航电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
分体四轮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仿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飞机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性能,同时降低设计和制造难度,提出了分体四轮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所提系统采用2个独立的两轮式涡轮冷却器代替一体化四轮式涡轮冷却器。基于焓参数法分析了分体四轮式及四轮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的热力性能,结果显示2个系统热力性能一致。基于实验室现有部件搭建了分体四轮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原理样机,摸底测试表明,系统最大制冷量可达12.0 kW,制冷量理论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分布在±15%以内,验证了焓参数法的有效性。原理样机的性能系数分布在0.21~1.15之间。所提系统可为国产大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研制提供良好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3.
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改进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已有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的改进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最小吉布斯自由能法,建立了一次火箭燃烧室热力计算模型,并采用冻结流假设进行喷管热力计算;针对以H2O2(L)/JP-10(L)为推进剂的一次火箭进行了热力计算,并与CEA和CHEMKIN等化学热力学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校验,验证了所建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建立了采用CFD软件求解二维Euler方程的后体性能分析方法,并基于CFD软件提供的接口函数和PYTHON脚本技术设计了后体自动性能分析流程,自主实现了后体流场分析过程的几何造型、网格划分、边界定义、CFD求解器设置、CFD方程求解及性能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24.
25.
26.
在型号研制过程中,以HB7648-1999《高温空气导管连接快卸卡箍通用规范》为试验规范,针对HB7648-1999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7.
对TC11钛合金施行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得到了3种组织形态,研究了不同的组织形态的高温循环蠕变,结果表明,晶间β组织具有低的循环蠕变速率,而随最大应力的增加,蠕变速率增加快,而等轴组织 片状组织循环蠕变速率较高,但随应增加,蠕变速率增加较慢,分析认为,晶界滑移行为对高温循环蠕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8.
29.
张军前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1)
根据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及固定循环指令特点,将椭圆型腔的粗加工、精加工程序编制成固定循环格式,用户在加工过程中只需要用指令调用即可。这样在加工过程中大大缩短程序编制时间,提高数控宏程序的集成度,使数控机床高效、高精度的潜力被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30.
现阶段,由于惯导标定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误差参数估计方法、惯导标定精度分析方面,较少涉猎惯导的标定周期,导致业内简单地将惯导的标定可靠性作为重新标定的周期.本文以循环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对惯导关键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激光捷联惯导重标需求的方法.通过对多台惯导历史数据的回归验证发现,通过使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技术等人工智能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