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206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162.
在超音速风洞中检验了一个用于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固定结构侧边进气道的性能。同时检验了安装于弯曲管道部分的导向叶片在气流畸变方面的效应。研究中确定了该进气道于各个自由流马赫数下的超临界工作条件。和通常的相应的可调进气道相比较,在超临界状况下,总压恢复十分低。发现导向叶片将减少因气流畸变而造成的总压损失。  相似文献   
163.
刘仁发 《推进技术》1981,2(1):17-26
在火箭发动机的结构设计中,往往由于受总体布局,发射筒径向尺寸等条件的限制,发动机后封头的二个圆开口需相互倾斜某一角度,且开口的二轴心线不相交在开口的轴心上。为了满足上述的结构要求,用简单的球面斜开口的型式是不行的,但是可以采用一种曲面曲率不断变化的封头,即变曲面封头。我们曾对变曲面封头的设计与制造开展了一定的科研活动,获得了初步认识。为了使变曲面封头的研制进一步深入,下面仅就我们在变曲面封头的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变曲面封头的曲面设计、展开面积的计算、强度的近似计算、冲压工艺、冲压模具变曲面的机械加工等方面的问题,简要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4.
江立军  曹俊  严明超  王利  邬俊  宋阁 《推进技术》2016,37(6):1015-1021
为了研究燃烧室头部涡流器套筒与冷却片配合间隙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品质的影响规律,分别针对0.1mm,0.15mm及0.2mm三种不同间隙宽度情况进行了燃烧室性能试验研究,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间隙的环状射流对涡流器旋转射流方向、燃烧室主燃区流场结构以及燃油质量分布均有较大影响。随着间隙宽度增加,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增加了29%,径向温度分布曲线的高温点向叶根方向的移动距离超过10%叶片高度,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品质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165.
韩万龙  颜培刚  韩万金  何玉荣 《推进技术》2015,36(12):1809-1816
为了开发先进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低速风力涡轮,采用涡扇发动机喷管引射技术设计了双涵道风力涡轮,以新型低速引射式风力涡轮的引射混合器为研究对象,采用CFX商用软件基于RANS方程和k-Epsilon湍流模型,数值研究了涡轮出口气流角对风力引射器混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涡轮出口气流与轴向夹角由0°增至30°,引起了波瓣后侧流向涡量迁移,最大正交涡量降低了1/3,波瓣内侧中部分离对涡与槽道吸力侧分离区汇合,风力引射器内流道总压损失从2.4%增大至5%,此夹角大于10°时外流场对称结构消失并失稳。  相似文献   
166.
钛合金在传统麻花钻常规钻孔后,会产生较大的孔出口毛刺,这将导致孔出口去毛刺困难且影响紧固件装配质量。本文引入一种八面钻新刃型刀具,并利用超声振动钻削技术,进行了八面钻超声振动钻削钛合金出口毛刺形成的基础理论和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了普通钻削和超声振动钻削的出口毛刺形成过程以及超声振动钻削的出口毛刺降低机理,同时试验验证了超声振动钻削的出口毛刺降低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钛合金普通钻削,超声振动钻削极大地提高了钻头刀具的切削能力,分别降低了钻削力16%~20%、切削温度18%~21%和出口毛刺高度82%~89%,有效降低了装配过程的去毛刺困难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7.
白延隆 《国际太空》2009,(11):14-15
1962年,美国利用“电星”(Telstar)卫星第1次把电视信号从欧洲中继到北美洲;1963年,美国发射了第1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同步通信-2(Syn—com-2);1965年4月6日,美国为国际通信卫星(INTELSAT)组织发射了世界上第1颗商用通信卫星“晨鸟”(EarlyBird,即Intelsat-1)。  相似文献   
168.
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数值计算 ,研究了不同燃烧类型对燃气轮机燃烧效率模化试验中压力指数选取的影响 ,结果表明压力指数除受到燃料、余气系数等影响之外 ,燃烧类型对其也有很大影响。对于以碳氢化合物为燃料 ,化学动力学控制类型燃烧室模化中n值相对较大 ,范围为 1 .6~ 2 .0。当燃烧过程受扩散火焰控制时 ,n值相对较小 ,范围为 1 .0~ 1 .4   相似文献   
169.
李广超  张魏  彭大维  王成军 《航空学报》2010,31(7):1360-1365
 为了探讨由圆柱孔和锥形支孔组成的双出口孔射流气膜冷却特性,利用商业软件对气膜冷却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主流雷诺数为10 000,吹风比变化范围为0.5~2.0。计算得到了冷却效率云图、冷却效率径向平均值以及近壁面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圆柱形孔射流的冷却效率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得非常好,双出口孔射流的冷却效率相对于圆柱形孔射流的冷却效率明显提高,径向分布非常均匀。双出口孔射流的流动结构和单圆柱孔射流的流动结构明显不同。随着吹风比的增加,冷却效率增大。基于冷却效率的最佳吹风比为1.5。  相似文献   
170.
孔隙射流结构对扩压叶栅出口流场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验研究带有孔隙射流结构的某大折转角直扩压叶栅在设计冲角下的出口流场特性,分析了不同孔隙射流位置对出口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叶片表面开孔隙后,降低开孔隙的叶高处出口气流折转能力,使叶栅性能下降;孔隙射流使尾迹速度增加,相应的尾迹损失降低,尾迹区范围减小,同时出口气流角沿节距方向分布更加均匀,开孔位置越靠近叶展中部,孔隙射流对尾迹的影响越明显;开多孔方案对叶栅出口流场的影响要强于单孔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