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275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41.
钱锟 《国际航空》2011,(1):73-76
自然界中的鸟类永远是飞行器设计和研究人员最好的老师,一百多年前,人们通过模仿鸟类的飞行发明了飞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快可达10倍声速,高可及大气层顶端,远可跨越大洲大洋.但是单从"单位重量每千米能耗"这一关键性耗能指标来看,飞行器和鸟类相比还相差甚远.-般飞机的单位重量每...  相似文献   
342.
环氧类韧性耐烧蚀防热涂层的研制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环氧类防热涂层韧性差、不耐烧蚀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环氧类防热涂层--TR-48.测试了其基本性能及3-5个批次的典型性能,并与国外现有涂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TR-48具有韧性好、强度高、耐烧蚀等特点;其中扭伸强度为8.7-11.2 MPa,伸长率为6.8%-12.2%,TG分析800℃残碳率为51%,800℃马弗炉烧蚀5 min残碳率为38%-47%.利用SEM、DSC表征了涂层的烧蚀过程,发现600-800℃存在烧结反应.利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电弧风洞考核试验考核了涂层在高温、高速气流环境下的表现,结果表明该涂层具有较好的抗冲刷及防热性能.  相似文献   
343.
协同射流(CFJ)是一种基于吹吸气技术的新概念流动控制方法,从提出至今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围绕协同射流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回顾了协同射流的提出过程,梳理了协同射流基本概念以及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现状,阐述了协同射流方法在翼型/机翼、控制舵面、旋转叶片、概念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协同射流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可为今后开展协同射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4.
张乐  周洲  许晓平 《推进技术》2016,37(8):1438-1446
为进一步提升飞翼布局无人机耦合进排气系统的气动性能,针对进排气附近翼面上多鼓包开展了减阻特性与优化设计研究。基于弹性体变形思想的FFD(Free-Form Deformation,自由变形)方法,对飞翼无人机多鼓包进行有效的参数化,并构建了网格自动生成方法;结合γ-e_(θt)转捩模型进行CFD数值模拟,利用RBF代理模型及多岛遗传算法进行多鼓包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基于FFD方法的多鼓包技术设计变量较少,优化效率高;优化后推荐鼓包构型第一个为凹鼓包,后两个为凸鼓包;多鼓包优化模型具有显著的减阻效果,迎角6°下减阻量可达6.2%,随着迎角增大,减阻效果由摩擦阻力减小为主转为压差阻力减小占据主导。  相似文献   
345.
新世纪航空市场对能耗、噪音等限制性要求继续加强,新一代民用飞机需要在气动减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自然层流机翼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总结了层流技术类别,回顾了自然层流机翼的主要研究历程,介绍了当前正在开展的欧洲TELFONA计划和美国ERA计划中的自然层流机翼的研究进展,概述了自然层流机翼应用情况和自然层流短舱,分析了自然层流机翼的实际应用难题,展望了自然层流技术在新一代民用飞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6.
载人飞船防热方案及材料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工作环境的特点及其对材料工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载人飞船应采用低密度烧蚀防热结构,并对这种防热材料的关键技术作了预测和评述。  相似文献   
347.
文章对跨大气层高超音速作战平台的产生背景、军事上的应用、关键技术、对未来作战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世界各国的研发状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48.
确定了栅格翼防热涂层结构和制备工艺。涂层结构为:“等离子喷涂铝包镍涂层+等离子喷涂氧化铝涂层+高温耐热胶层”,涂层的制备工艺包括吹砂、底层喷涂、氧化铝喷涂。介绍了高温耐热胶的研制过程和栅格翼防热涂层经受发动机喷流试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349.
《中国航天》2003,(3):38-39
美国航天飞机需要多次反复出入地球大气层,在其上升、入轨和再入的飞行过程中要经受严重的热、振动、噪声和冲击等复杂环境的影响,其中最苛刻的飞行条件是从轨道上以高超音速再入大气层时强烈的气动加热,因此需要采用防热系统对机体结构加以保护,防止它因高温而被烧毁。航天飞机再入气动加热环境的确定是防热系统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0.
范云涛  张阳  叶志贤  邹建锋  郑耀 《航空学报》2020,41(10):123814-123814
微吹气技术能够改变平板湍流流场结构,减小平板表面的摩擦阻力。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来流马赫数0.7条件下,流场流过光滑平板和NASA-PN2多孔平板表面两种情况,通过对比这两个算例的相关流场特征,验证了微吹气控制减阻的有效性,局部最大减阻率达到了45%,并且由于微吹气控制的"记忆"功能,减阻效果在微吹气流域下游仍会持续一段距离,增加了减阻区域的流向面积。壁湍流摩擦减阻的原因在于近壁区域出现了一个低速的"湍流斑",黏性底层厚度增加,速度型曲线被抬升。但与此同时,边界层内湍流速度脉动也得到了增强。进一步对流向脉动涡演化规律分析,发现微吹气对流向脉动涡发挥着多重作用。在增加流向脉动涡强度的同时,还使得流向涡团向远离壁面抬升,这样减小了流向涡与壁面之间直接作用。此外,微吹射流产生的冲击作用会在流向涡表面留下凹痕,使得流向涡分散成相对小的涡团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