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2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航空   465篇
航天技术   1169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157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宇飞 《国际太空》2000,(1):14-16
从1991年起,在俄罗斯航天局(RAKA)的直接领导下,俄罗斯开始建立俄罗斯“信使”(Gonets)低轨道个人卫星通信系统,它可保证地球上任何一对用户之间进行个人通信。“信使”系统吸收了俄罗斯建立此类系统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其研制者包括设在热列兹诺戈尔斯克的实用机械科学生产联合体,它负责研制与制造“信使”系统的卫星;设在莫斯科的精密仪表科研所,它为通信系统(转发器和地面站)的主要设计者;伊热夫斯克无线电股份公司,它是转发器和地面站的制造者。在俄航天局的支持下,这些公司于1997年建立了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962.
文章以休斯公司利用月球引力拯救“亚洲三号”通信卫 星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影响球的概念,对利用天体引力场改变航天器运行轨道倾角的原理进 行了探讨,并得到利用目标天体改变轨道倾角所应满足的两个条件:目标天体的运行轨道和 空间位置。利用一条假设的卫星轨道说明了月球引力场对其轨道倾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3.
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卫星的轨道保持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使用解析方法对太阳同步 (准 )回归轨道卫星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非球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和太阳引力谐振等主要摄动因素对太阳同步 (准 )回归轨道卫星的影响 ,并以此为依据对太阳同步 (准 )回归轨道卫星的轨道保持方法进行了探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切实可行 ,可以为轨道设计和轨道控制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地球同步轨道长寿命卫星热控涂层太阳吸收率性能退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介绍了15年地球同步轨道环境对卫星表面太阳吸收率性能影响的试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为长寿命卫星热设计及热控涂层选择和研制提供可靠依据;介绍自行研制的空间低能综合环境试验设备、太阳吸收率原位测试系统和空间低能综合环境模拟试验方法,并对航天器常用的S781白漆、SR107ZK白漆、F46镀银和OSR二次表面镜热控材料进行空间低能综合环境模拟试验,获得了这些热控涂层在地球同步轨道15年期间太阳吸收率性能退化模拟数据,与已有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5.
海洋监视卫星无源被动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利用三星编队卫星对海上目标进行无源侦察、监视的原理,建立了利用时差定位法进行定位的精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卫星对目标的定位精度与卫星编队构型、轨道高度、与目标的相对位置及卫星定轨精度和测量误差的关系。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合理增加卫星间的基线长度,保持卫星编队构型及其与目标间相对位置的均匀性可以有效提高卫星对目标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66.
通过分析关机后无助推的飞行器落点预报的问题,可以知道落点的精度取决于关机点处的轨道参数,即时间、速度和位置的准确程度,其中关机时间是影响落点精度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研究了在测量数据不完整或缺少的情况下对关机时间的估计问题,并对其精度作了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67.
星上运动部件对气象卫星姿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下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为对象,分析了有效载荷扫描镜运动和太阳翼步进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载荷的正常扫描运动和太阳翼的步进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很小,但有效载荷的黑体校准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很大,必须进行补偿控制,否则卫星有效载荷扫描镜的指向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68.
为分析均匀圆形天线阵产生与接收涡旋电磁波时的误差特性,研究天线阵元激励相位存在高斯分布误差、量化误差以及单个阵元误差时产生的涡旋电磁波幅相特征,计算轨道角动量模态并给出准确辨认模态时的各误差阈值,分析接收阵列与产生阵列不平行时的幅相分布.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类相位误差条件下,涡旋电磁波主瓣幅度由环状变得不规则,相位在主瓣宽度内保持良好,轨道角动量模态在小倾斜角接收误差下不能辨认.研究结果说明涡旋电磁波对各类激励相位误差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特性,对倾斜角接收误差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将为利用涡旋电磁波实现多路复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9.
The two-body orbital transfer problem from an elliptic parking orbit to an excess veloc-ity vector with the tangent impulse is studied. The direction of the impulse is constrained to be aligned with the velocity vector, then speed changes are enough to nullify the relative velocity. First, if one tangent impulse is used, the transfer orbit is obtained by solving a single-variable function about the true anomaly of the initial orbit. For the initial circular orbit, the closed-form solution is derived. For the initial elliptic orbit, the discontinuous point is solved, then the initial true anomaly is obtained by a numerical iterative approach; moreover, an alternative method is proposed to avoid the singularity. There is only one solution for one-tangent-impulse escape trajectory. Then, based on the one-tangent-impulse solution, the minimum-energy multi-tangent-impulse escape trajectory is obtained by a numeric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e.g., the genetic method. Finally, sever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mum-energy multi-tangent-impulse escape trajectory is the same as the one-tangent-impulse trajectory.  相似文献   
970.
Survey of orbital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space rendezvou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Rendezvous orbital dynamics and control (RODC) is a key technology for operating space rendezvous and docking missions. This paper surveys the studies on RODC. Firstly, the basic relative dynamics equation set is introduced and its improved versions are evaluated. Secondly, studies on rendezvous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are comment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linear rendez- vous, the nonlinear two-body rendezvous, and the perturbed and constrained rendezvous. Thirdly, studies on relative navigation are briefly reviewed, and then close-range control methods including automated control, manual control, and telecontrol are analyzed. Fourthly, advances in rendezvous trajectory safety and robust analysis are surveyed,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are discussed. Finally, conclusions are drawn and prospects of studies on RODC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