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91篇
航空   1097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72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为了明确民用燃气轮机燃烧室的专业发展方向,提高自主研制起点,为中国燃气轮机燃烧室关键技术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和法律保障,对燃气轮机燃烧室国内外相关专利开展了分析与研究工作。通过宏观数理统计和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燃烧室专利的年度、地域、专利权人的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燃烧室专利的主要申请地与专利权人的申请情况,重点对低排放燃烧室气动设计、火焰筒冷却和低排放燃烧室燃油喷射3项主要技术的发展路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2.
以平行入射缝槽气膜冷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主、次流分别为亚声速和超声速流动状态下的气膜冷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主流为超声速、次流为亚声速的气膜冷却,主流热量和动量很快就输运到亚声速次流中,气膜核心区很快被破坏,气膜冷却效率不高;在主流为超声速流动的情况下,施加相同吹风比的超声速冷却次流可将其核心向下游更远的地方输运,与常规的亚声速气膜冷却结构类似。为了获得较高的气膜冷却效率,在主流为超声速流动的情况下,建议施加超声速次流进行气膜冷却。  相似文献   
933.
发动机舱冷却试验是民用飞机适航取证试飞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之一。以某飞机发动机舱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飞行试验研究外界大气温度、电功率提取和引气构型、滑油量、飞行高度、发动机状态、飞机起飞重量、重心等对发动机舱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形成民用飞机发动机舱冷却试验的临界试验条件,以满足适航条款的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934.
针对航空预研涡轮叶片制造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固化成型技术的涡轮叶片快速制造方法。根据涡轮叶片的结构特点设计蜡模模具及其冷却结构,采用光固化成型技术制造模具型壳和内植冷却流道,基于凝胶注模方法将氧化铝等陶瓷粉末填充于模具内腔,实现了涡轮叶片蜡模模具的快速制造;基于ANSYS模拟研究了蜡模模具和蜡模温度场分布;采用三坐标测量分析了涡轮叶片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随形冷却流道明显改善了蜡模温度场的均匀性,缩短了蜡模的冷却时间,提高了蜡模的制造质量,金属涡轮叶片尺寸精度达到CT4~CT5等级,表面粗糙度Ra达到4.97μm,相对于金属模具制造方法,显著缩短了预研涡轮叶片的制造周期,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935.
在涡轴发动机加速控制中,同时考虑发动机性能和寿命,优化加速控制策略,设计寿命延长控制.分析了加速过程中的气动稳定性、强度、燃烧稳定性以及功率等限制条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SQP)优化算法进行加速控制中的燃油流量优化;根据燃气涡轮第1级静子冷却叶片温度最大值及其叶片型面与端壁的最大温差是影响发动机寿命的主要因素,采用两种寿命延长优化算法,一种是改变涡轮前温度的限制值,另一种是将涡轮前温度和动力涡轮转速同时作为优化目标,根据加权法进行折中.针对某涡轴发动机加载控制过程分别对两种寿命延长控制优化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降低涡轮前温度,并对动态性能影响较小,因此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延长发动机寿命.   相似文献   
936.
张萌  孙冰 《推进技术》2020,41(2):382-389
为了研究甲烷在跨临界条件下传热恶化现象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对非对称加热条件下矩形通道内甲烷的跨临界流动与传热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计算,并就不同出口压力和壁面粗糙度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甲烷在通道中由于温度分层,使得其靠近壁面处的拟临界温度附近存在一段区域,其定压比热容处于极大值而热导率处于极小值。二者均会阻碍流体之间的传热,导致传热恶化现象的发生。此外,将出口压力从6MPa提高到10MPa和14MPa,表面平均传热系数分别增大了18.9%和6.5%,壁面平均温度分别降低了22.9%和16.3%。将壁面粗糙度从0μm提高到3.2μm和5μm,表面平均传热系数分别增大了56.3%和92.6%,壁面平均温度分别降低了29.1%和39.3%。这表明,增大出口压力与壁面粗糙度均可以抑制传热恶化,显著降低壁面温度。然而,当出口压力过大时,由于甲烷吸热能力的降低反而会导致冷却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937.
浅槽孔气膜冷却的大涡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浅槽孔气膜冷却的强化冷却机理,针对平板浅槽型气膜孔冷却射流与主流相干作用进行大涡模拟研究,并与圆孔射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浅槽孔内部会形成一对循环涡旋,将冷却气向展向卷吸;浅槽孔下游会同时出现肾形涡对和反肾形涡对,反肾形涡对抑制了气膜冷却射流的抬升,改善了冷气贴壁性;与圆孔相比,浅槽孔气膜冷却射流的流场拟序结构分布更为无序,浅槽前缘未出现马蹄涡旋,射流下游也未形成串列的发卡涡;当吹风比增长到1.5时,浅槽孔在低频区(400Hz处)出现主频,在高频区的振幅则远低于圆孔,表明高吹风比下浅槽孔气膜冷却射流流场中低频小尺度涡旋占主导作用。整体而言,浅槽孔提升了气膜的展向扩展能力,冷却性能远优于传统圆孔。  相似文献   
938.
随着飞行器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需求,高超声速气膜冷却技术已经成为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气膜冷却技术研究,对于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的热防护问题,突破防热技术瓶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主动冷却热防护技术原理、分类及其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两个维度,对二维槽缝气膜孔工艺、离散气膜孔工艺和高超声速逆向喷流技术等高超声速气膜冷却技术以及影响气膜冷却效果的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进而提出了高超声速气膜冷却技术的防热材料研制、材料制备工艺、多气膜孔特性实验研究、逆向喷流气膜孔冷却技术实验验证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9.
石英增强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均匀的各向异性材料,其加工性能高度依赖于纤维铺层方向与加工进给方向所成角度,即纤维方向角。本文通过一系列不同纤维方向角的干切削和超低温冷却铣削实验,研究了纤维方向角对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铣削力及刀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方向角,剪应力形式不同,切削断屑形式也不同。纤维方向角为锐角时铣削表面质量均良好,但当纤维方向角增大到90°时,切削表面质量下降,切削力变化幅度增大。相同铣削时间内,在干切削工况下,刀具磨损严重,涂层脱落面积约为测量面积的70%;而在低温切削工况下,涂层未遭到严重破坏,刀具仍处于稳定磨损阶段,刀具耐用度优于干切削工况。  相似文献   
940.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复合冷却流动与传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预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复合冷却性能,建立了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和超临界氢的三维仿真模型以及推力室内燃气和超临界氢膜的轴对称二维仿真模型。通过边界耦合发展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复合冷却流动与传热的数值仿真方法。对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推力室内部燃气、超临界冷却膜、室壁和再生冷却剂进行了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仿真研究。研究表明,仿真方法可较好地预测推力室燃气及再生冷却剂的流动和传热,计算得到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燃气侧壁面最高热流密度为129MW/m2,最高壁温为885K,冷却剂温升为192K,压降为8.8MPa,结果与已有数据吻合较好。模型和仿真方法可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冷却系统传热计算和冷却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