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1181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87篇
航天   15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41.
徐黎平  狄连顺 《推进技术》1990,11(1):31-37,82
内部再生冷却是一种新的推力室冷却技术,目前国内尚未采用.本文从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两方面研究了内部再生冷却机理,着重在不同边区冷却液流量、室壁材料和室壁厚度下进行了推力室壁的二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并就计算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42.
为推广应用聚合物淬火剂,本试验对德润宝公司生产的AquatensidBW聚合物淬火剂进行了工艺试验。测定了冷却曲线、电导率、机械性能和冶金性能等,为正确使用聚合物淬火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3.
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分类的资源集成和层次分布式与对等网(P2P)混合模式的资源发现方法.以某军机主机厂的部分资源为例开发了资源模型和内部资源发现原型系统,并通过一个基于P2P的制造网格仿真系统验证了外部资源发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4.
945.
简要介绍了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对流气膜冷却(包括同向、逆向和混合对流气膜冷却3种结构)的壁温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46.
孔祖开  郑际睿 《推进技术》1990,11(3):25-30,81
本文利用扁圆柱头部模拟涡轮叶片前缘对四个具有不同几何角度气膜孔的模型,测定了无气膜时和有气膜时的外表面换热系数分布规律.通过比较表明:气膜冷却时由于二次流的扰动,破坏了主流的附面层,导致外换热系数增加,这种影响在气膜孔口附近表现得尤为显著,并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增大.本文给出了四个模型的外换热系数变化与主流雷诺数、吹风比、无因次弧长的经验关系式.并认为设计气膜冷却叶片时必须考虑换热系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7.
气膜孔形状对排孔下游冷却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实验研究了气膜孔几何形状及吹风比对孔排下游的局部冷却效率的影响。所用孔形是簸箕形孔、圆锥形孔及圆柱形孔,实验的参数范围为二次流孔径雷诺数 Re=10000~ 25000,二次流吹风比 M=0.3~ 2.0,在上述范围选取了 26个工况分别对 3种孔形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圆锥形孔、簸箕形孔及圆柱形孔的最佳吹风比分别为 1.0,0.7及 0.5。当吹风比大于 0.7时,带有扩张型出口的气膜孔的冷却效率和冷却区域均优于圆柱形孔。  相似文献   
948.
孔阵排列疏密度对致密多孔壁冷却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获得气膜孔阵排列的疏密度对致密多孔壁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分别对四种疏密度排列下的平板热侧面上的冷却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各物理模型通过改变气膜孔径大小和孔间距得到不同的孔阵排列疏密度。为了便于相互比较,各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完全相同,而且平板气膜孔区单位面积上冷气流量均相等。计算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孔阵排列的疏密度越大,冷却效果越好。在热侧面上的气膜孔区及其下游区,致密多孔壁的冷却效果都非常好,比同等条件下常规气膜冷却的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949.
李军伟  刘宇 《推进技术》2004,25(4):298-302,315
为了解圆转方内喷管再生冷却的换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内喷管燃气、壁面和冷却液建立不同的控制方程,进行流动和传热的耦合计算,得到了内喷管和冷却液的流场和温度场。计算结果表明:转方之后的扩张段,如果型面不连续,间断点之后出现压缩波,波后壁面的温度和热流密度出现峰值,成为另一个危险截面;而且不连续壁面的温度高于光滑壁面的温度,使扩张段圆周方向壁面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热应力的不均匀;冷却肋和高导热系数的锆铜加强了冷却通道的换热,使冷却肋附近的气壁温度低于冷却通道底部气壁的温度。  相似文献   
950.
涡轮叶片型面气膜冷却效率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并发展了以低雷诺数k ε紊流模型为基础的气膜冷却效率计算方法,将前人针对平板气膜冷却提出的掺混模型推广应用于涡轮叶片型面。计算结果表明,导向叶片型面存在四个典型区域,每个区域自气膜孔喷出的冷气射流与主流的相互作用的规律不同,对于四个典型区域分别建立质量喷出率φ和三维掺混系数γ两个经验参数随冷气吹风比变化的规律,并用所得的规律计算叶片上单排气膜孔下游的冷却效率,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