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航空   1243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2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01.
稀疏型气膜出流内部冷气侧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弦中区大多采用稀疏型(相对叶片前缘)气膜冷却技术。实验研究了这种复合冷却方式中带有冲击射流和没有冲击射流两种情况下的稀疏型气膜出流内部冷气侧换热特性,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诸多流动及几何参数对叶片内表面换热特性的影响,并在实验参数范围内整理出了换热准则关系式。其分析结果及相应准则关系式对叶片的结构设计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2.
涡轮工作叶片型面气膜孔流量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涡轮工作叶片表面不同位置气膜孔的流量系数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在不同吹风比和雷诺数下测得了流量系数值,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流量系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置气膜孔流量系数分布规律有较大区别,孔排位置一定时,流量系数主要由吹风比决定。该实验结果对涡轮工作叶片表面气膜冷却的设计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3.
封闭空间内单孔冲击局部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在相似理论指导下用恒热流方法研究了封闭空间内单孔冲击局部换热系数。总结了不同流动、几何结构参数对冲击换热系数影响的一些规律。并且根据线性拟合法给出单孔冲击平均换热系数的拟合公式 ,从而为工程设计和科研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4.
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火焰筒壁冷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冷却方式的发展。重点论述了火焰筒壁温预测方法、三维壁温数值计算的控制方程、贴体正交网格和壁面函数的应用、计算辐射热流的蒙特卡罗法、三维计算域处理技术以及有高温涂层的壁温计算。调研表明,壁温预测技术对于未来高温升燃烧室设计而言,是有效、经济和实用的方法,对提高燃烧室寿命、飞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5.
李海滨  冯国泰  陈浮 《推进技术》2003,24(2):125-129
为了解气冷涡轮叶栅内不同叶片弯角对叶栅流场的影响,对低速条件下不同射流条件及弯角的叶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二次流在叶栅流道中的演变过程,用物理量swirl分析流场中的涡系及二次流分布。发现二次流集中在叶片表面、端壁、叶片尾缘和冷气孔附近;前缘逆主流射流在内弧产生反向径向二次流,随弯角增加现象更加明显;多排孔喷气的弯叶栅,其叶背的极限流线呈明显的波动式流动,随弯角的增加,其波动幅度加大。  相似文献   
906.
滑油散热器和冷却风扇匹配设计是直升机外滑油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滑油散热器的设计计算和冷却风机的选型计算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07.
多斜孔气膜冷却壁表面换热系数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恒热流法,对4种不同结构实验板的多斜孔气膜冷却壁表面换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的主阿影响因素有:吹风比、孔排列方式、孔间距和孔排距等,实验主流雷诺数约为17000,吹风比M=1 ̄4。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气膜冷却使表面换热系数明显增强;单一实验板换热随吹风比增大而增强;在相同单位面积开孔率情况下,列间距的影响大于排间距,即列间距越小换热越强。  相似文献   
908.
浮动瓦块冷却结构在燃烧室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指出了纯气膜冷却已不能满足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冷却日益增长的要求,分析了强制对流气膜复合冷却和承力合理的浮动瓦块式火焰筒结构。同时还介绍了先进的冲击发散冷却在浮动瓦块式燃烧室中应用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909.
牛禄  程惠尔 《推进技术》2001,22(4):290-294
提出液体火箭发动机层板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传热过程的数理模型。采用通用形式控制方程处理冷却剂紊流换热和通道材料导热的共轭传热问题,计算采用LVEL紊流模型,并考虑冷却剂(氢)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及层板材料热物性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大高宽比、小气壁厚度的通道设计,可显著提高再生冷却能力,降低室壁温度和温差。采用对流换热系数和热物性为常数的简化处理会引起很大误差。  相似文献   
910.
在Rowbury D A等提出的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该算法更适合用来计算压比较小情况下尤其是叶片前缘区域的气膜孔流量系数。该算法主要考虑了气膜孔出口主流流动状况、气膜孔几何参数和孔内流动雷诺数对气膜孔流量系数的影响。经过实验数据对比验证,表明该算法可能成为设计型面气膜冷却的一种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