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355篇
航空   1876篇
航天技术   119篇
综合类   212篇
航天   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首先介绍了滚动接触疲劳的主要失效过程是裂纹在亚表面起始然后扩展到表面最终引起剥落,接着分两类介绍了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模型的研究和讨论:一类是基于概率的工程模型,这类模型的代表是Lund是-berg-Palmgren方程、Ioannides-Harris方程、Zaretsky方程等,这些方程均有很强的实用性,在轴承工业中已取得很好的应用;一类是研究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接触体材料完整的应力-应变行为的信息,并结合材料的失效模型,用于解释接触疲劳失效过程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882.
湿喷丸处理Ti-6Al-4V合金微动磨损行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喷丸技术对Ti-6Al-4V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研究了部分滑移、混合滑移和完全滑移等不同状态下钛合金样品的微动磨损行为,从微动状态角度探讨喷丸强化对钛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喷丸处理对于完全滑移状态下Ti-6Al-4V合金的微动磨损行为影响较小;而在混合滑移状态时,喷丸处理使得微动磨痕的塑性变形积累区消失,有效抑制局部疲劳损伤造成的微裂纹萌生。这是因为喷丸引入加工硬化作用使材料表层局部强度提高,进而改善局部疲劳损伤。  相似文献   
88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低循环疲劳寿命模型不确定性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量化低循环疲劳寿命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利用贝叶斯理论,采用经典的模型校准形式确立了寿命模型的不确定性量化形式,并结合正态性检验对误差项进行验证;应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算法获得了模型参数后验分布的抽样样本,在小子样试验数据条件下确定了低循环疲劳寿命的95%不确定性区间,较好地覆盖了寿命的分散性;对参数样本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将异方差回归概率模型与贝叶斯概率模型进行了比较。最后,利用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获得了Manson-Coffin模型参数的全局灵敏度指标;同时,验证了在模型参数对先验信息敏感,或者说在先验信息影响极大的情况下,采用无信息先验处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84.
由于目前,国外已经基于八面体滑移系,采用临界平面法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取向的高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然而,该方法未考虑〈111〉取向受载时滑移系参量的特点,所以不能较准确地预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111〉取向的高周疲劳寿命.为此,选取临界平面时综合考虑六面体、八面体滑移系,选定疲劳参量最大的滑移面作为临界平面,采用SSR(shear stress range),CCB(Chu-Conle-Bonnen),Walls寿命模型进行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高周疲劳寿命预测,并根据800℃下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011〉,〈111〉3个取向的高周疲劳试验结果,对寿命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基于两种滑移系预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高周疲劳寿命时,寿命模型的拟合系数可达到0.9134.   相似文献   
885.
风扇轴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方法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风扇轴在轴向力、主扭矩、振动扭矩和旋转弯矩载荷联合作用下,真实模拟试验件边界环境,且不引入额外载荷的要求下进行高/低周复合疲劳(HCF/LCF)试验.采用机械设计技术、液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轴向力、主扭矩、振动扭矩和旋转弯矩载荷的加载方法,建立了4种载荷的控制系统和标定系统,并设计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轴试验器.试验器利用计算机测控系统,通过信号提取、电液伺服阀和机械系统可同时实现轴向力、主扭矩、振动扭矩和旋转弯矩载荷的协调加载.结果表明:试验器高周载荷加载频率可达到9Hz,低周疲劳载荷加载精度优于±0.12%,振动扭矩载荷加载精度优于±2%,92.75%的旋转弯矩加载数据精度优于±5%,旋转弯矩误差范围为±9%.试验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线性度.   相似文献   
886.
航空重载面齿轮三维裂纹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用于航空重载传动的面齿轮寿命难以预测,分析其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以及相应的寿命.根据材料应变-寿命关系,利用MSC.Fatigue进行裂纹萌生仿真,分析不同负载扭矩、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工艺下裂纹萌生寿命的变化规律;根据线性断裂力学理论,借助于Franc3D模拟裂纹扩展过程,直至满足断裂准则,由应力强度因子历程确定裂纹扩展寿命.最终获得面齿轮在不同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工艺下的疲劳寿命曲线,实现面齿轮疲劳寿命的预测.   相似文献   
887.
基于不同寿命分布的DFR值换算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使用要求、载荷情况、结构型式与寿命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的显著区别,军机结构细节疲劳额定值(DFR,Detail Fatigue Rating)的定义有别于民机结构,主要体现在寿命分布假设与基本可靠性要求的不同以及基本结构的差异上.通过构件疲劳额定系数修正基本结构细节数的差别,假定采用对数正态分布与威布尔分布估计同一结构的中值寿命得到的估计值相同,从而导出了基于不同寿命分布的DFR值换算关系,给出了换算关系取决于DFR基准值与材料类别的结论.为军机结构耐久性设计提供了一种通过民机相似结构DFR值换算确定军机DFR值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88.
应用MSC. Fatigue疲劳分析软件,对捡膜弹齿进行强度和疲劳寿命分析,得到捡膜弹齿的应力云图和疲劳寿命云图,通过仿真分析,找出捡膜弹齿折断的原因,并进行优化,为捡膜弹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9.
随机振动环境下电路板的疲劳寿命与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航空产品要求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以适应日趋严酷的产品使用环境。由于随机振动激励环境的复杂性,难以有效分析产品在振动环境下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基于Miner准则和干涉模型,提出了典型电路板在随机激励下疲劳寿命和疲劳寿命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并通过ANSYS分析与试验结果相结合,验证了方法和步骤的有效性。为电路板在振动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设计与分析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90.
提出采用拉伸高速铣削新方法来提高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TC4钛合金的拉伸高速干铣削试验,拉伸装夹应力从0~327 MPa,铣削速度从190~570 m/min,其他加工条件保持不变.对铣削件进行低周疲劳试验,建立疲劳裂纹监测系统对疲劳裂纹进行在位停机拍摄,并用JSM-7001F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疲劳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高速铣削中采用拉伸装夹能使试件疲劳寿命提高8%~16%,这归因于拉伸铣削形成了更为有利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层,延长了疲劳裂纹萌生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