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627篇
航天技术   75篇
综合类   101篇
航天   15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析了飞机燃油箱剩余油量测量系统具有变量多、非线性及变量间存在多重相关性的特点,指出单独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解决飞机燃油箱剩余油量软测量问题均有各自的局限性。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LS回归与减法聚类的ANFIS软测量模型。将其应用于预测飞机油箱燃油剩余的建模过程中,得到了比采用PLS回归方法更好的精度,从而证明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
冲角变化对涡轮叶栅内间隙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发动机涡轮工作效率的损失很大程度在于涡轮叶尖间隙损失,而叶尖区域泄漏流动的形成机理强烈地依赖于叶栅的运行工况,因此有必要研究来流冲角的变化对涡轮叶栅内间隙流动的影响.为此在低速风洞中对三套不同叶片积迭线形状的矩形叶栅进行了实验,测量了间隙内以及沿流动方向8个横截面的气动参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认为随着冲角的增加叶顶压差与端壁流道横向压力梯度增大,同时叶栅的总流动损失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3.
冲角变化对涡轮静叶栅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亚临界600MW汽轮机高压第九级静叶原型和改型叶栅的变冲角气动特性,对两套环形叶栅在0°和±10°冲角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低速环形风洞中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冲角变化仅影响改型和原型叶栅流道前半部分的横向压力梯度,对流道后半部分的流动影响不大;与原型叶栅相比较,改型叶栅不仅降低了流动损失,而且比原型叶栅具有更好的变冲角特性.  相似文献   
94.
布置有多层孔板(丝网)的大开角扩散段通过参数的优化设计,可有效缩短暂冲式风洞启动时间,均匀进入稳定段的气流速度,并降低阀后噪声和气流脉动.针对某大型暂冲式风洞大开角扩散段设计关键技术开展专题研究,设计并进行了不同扩散段扩开角角度和中心体分流锥型式的组合实验,从压力损失、出口截面速度分布和降噪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件45°扩开角+65°平底锥的压力损失相对最小,而增加导流尾锥的中心分流锥由于底部难以形成稳态的分离涡使得其压力损失明显偏大,其它试验件组合的压力损失值则相接近;各试验件出口截面的速压分布均呈现以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双驼峰趋势,且孔板的开孔率偏高时出口剖面速度分布相对更平滑;试验马赫数下的大开角段对气流噪声的消声量约为12~14dB,对频率在2kHz以上的气流噪声具有相对较强的消声能力,同时气流经过设置有多层孔板的大开角扩散段后,气流波动幅值明显降低,气流脉动得到有效地抑制.  相似文献   
95.
当平行数据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或者样本点个数与解释变量个数相比较少时,用经典方法求解模型(如最小二乘法等)误差偏大,难以满足实际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用偏最小二乘法思想求解固定影响平行数据模型,并且实例表明误差明显减少,可以满足建模和预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本文主要对导致跑道侵入的人为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运用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法(CREAM)的认知模型建立跑道侵入风险评估模型,并以南苑机场为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计算出来的南苑机场发生跑道侵入事件的风险值较为合理,结果表明运用人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对跑道侵入的风险进行评估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在比较现有平行跑道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延误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策略。同时根据航班时刻表及起降间隔标准,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和排序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混合运行方式下跑道的运行效率,减少了航空器的滑行时间和等待时间,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聚氨酯橡胶模应用于超薄材料冲裁件的制作与传统的工艺方法相比,它可简化模具设计,降低模具制作难度。本文扼要阐述了聚氨酯橡胶模的设计要领及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99.
本文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九种跑道抢修方法进行评价。分析是基于对每种跑道抢修方法进行的试验,目的是对跑道抢修方法的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最好的跑道抢修方法是预制沥青混凝土块、玻璃钢罩面板和折叠式玻璃钢罩面板。这些修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花费少等优点,而且无需进行复杂的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民航运输快速发展导致的航班延误频增现象,研究了多跑道航班进离场的动态调度问题。研究时段内航班的总延误成本最小和延误时间均衡为目标,综合考虑根据机型确定的航班进离场调度优先权和管制员负荷,建立多跑道航班进离场调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先到先服务(FCFS)调度方式进行比较,采用遗传算法的航班进离场调度比FCFS的延误成本降低了45.07%,延误时间降低了37.90%,同时有效地均衡了航空公司的延误时间,保障了航空公司的公平性并提高了跑道系统容量,降低了管制员负荷。通过仿真验证了多跑道航班进离场动态调度策略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