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342篇
航天技术   409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3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综合考虑联盟利益分配的风险因素、服务质量因素、入盟时间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因素,改进Shapley值法,旨在探索实现末端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公平分配的方法,促进快递企业末端共同配送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2.
随着航空运输市场自由化,建立国际航空联盟、形成全球性的航线网络结构已成为民航运输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国际航空联盟是航空公司进入国外航空运输市场、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目前国航和上航加入了星空联盟,南航和东航则选择了天合联盟。航空公司联盟的  相似文献   
63.
主要分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国航)在与星空联盟合作时所面临的风险,并进行风险的识别和风险测评。利用环境分析法与流程图法识别出国航在与星空联盟合作时面临的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战略联盟的风险特征,确立核心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联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国航参与星空联盟合作的风险进行计算评估。国航加入星空联盟的风险远远低于警戒值,并对国航加入联盟的关键性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而归纳出航空联盟对中国航空公司产生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的民航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4.
当前,世界航空运输业发展有两大潮流:一个是国际航空联盟;另一个是低成本运营。这两大潮流不仅深刻影响着航空公司的经营理念,更将重新定义未来世界的航空运输业的竞争格局。面对这样的潮流,对于大型航空公司来说,摆在面前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认识这种潮流及背后的推动力,并思考自  相似文献   
65.
从军事计量保障费-效决策的目的出发,建立了计量保障费用-效能决策模型,对费-效决策优化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初步研究.针对全寿命周期费用不能定量评估的情形,将指标权重分配的MITA方法和多属性决策的TOPSIS方法结合起来,给出了一种可行的多指标评估方法.通过给出一个决策优化的案例,验证了费-效决策多指标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效能评估的有效性和精确度,供有关研究人员和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6.
立足军事计量保障工作实际,明确了军事计量人员评定参数,建立了军事计量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对定性要素的量化与定量量纲进行了统一,运用灰色评估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军事计量人员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67.
企业动态联盟环境下的产品数据分布存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产品数据分布式存储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面向多联盟环境下的产品存储模型,定义了产品存储模型中的信息关联关系和资源关联关系,建立了联盟企业和产品数据的关系矩阵.以航空某企业联盟为应用背景,进行了关键技术的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68.
军品科研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军品科研工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的方案;指出了应注意和需解决的问题;并对项目管理理论的学习、实施方案的研究、管理机关职责的转变和配套制度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9.
与航空公司的联盟速度相比.联盟内成员航空公司维修市场的“联盟”进程缓慢,且未成为联盟的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70.
阐述了军代表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应发挥的作用;结合某机型的研制实践,系统地总结了质量监控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需要继续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