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71篇
航空   520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90篇
航天   2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分析内爆炸圆管膨胀破碎过程的应力,提出确定内爆炸圆管断裂半径的复合判据,从理论上预测不同材料圆管的破片初速度.采用GSJ高速摄影记录仪测试不同材料圆管的破片初速度,并与理论预测值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判据得到的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能够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02.
某发动机压力上升段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零维流动模型、简化模型、一维两相非定常流动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零维模型可用于定性预测压力上升过程,其结果与实验值趋势一致;一维两相非定常流动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简化模型不能反映压力上升过程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在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的某些成果,其中包括含铝丁羟推进剂的试片实验和装药发动机实验以及燃速敏感性预示和内弹道预示,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发动机设计及推进剂配方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4.
侧偏捕获是高超声速内转进气道的常见捕获形式之一,但侧偏捕获对进气道起动的影响并不清楚。为探索侧偏捕获对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起动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侧偏捕获进气道的起动机理。结果表明,无量纲侧偏距离为0.04时,进气道再起动马赫数相对于对称进气道降低3.6%;无量纲侧偏距离为0.06时,进气道再起动马赫数降低7.6%。起动过程的边界层分离表明,内收缩进气道起动过程受分离区的影响很大。侧偏捕获进气道缩小了分离区,有利于再起动。相对于对称捕获进气道,侧偏捕获进气道会形成两个非对称、强度不等的流向涡。侧偏捕获减弱了流向涡对隔离段空间的占据作用,改善了内收缩进气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5.
航天项目是高技术项目。航天项目管理是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高新技术的挑战是复杂性的重要根源。高技术项目组织管理需要系统思维,高技术系统研制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系统思维和系统工程方法是项目管理者应对复杂管理局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6.
邵尉  钱祖平  王培章  晋军 《遥测遥控》2012,(2):19-21,26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列内插技术的非均匀面阵单快拍自适应处理方法。首先,通过虚拟阵列内插技术将非均匀面阵转化为均匀面阵,继而采用均匀面阵的单快拍方法对其进行自适应处理,从而突破了非均匀面阵单快拍处理瓶颈,实现了期望信号恢复和干扰置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方法进行性能验证。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满足两侧进气布局飞行器的乘波前体与进气道一体化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进口水平投影可控的流线追踪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基于马赫数分布可控的轴对称基准流场,在指定进口水平投影为椭圆的条件下,采用该方法设计了内收缩进气道并在设计点(Ma=5.4)和接力点(Ma=4.0)对其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点时进气道都能保持基准流场的波系结构和沿程压力分布,无粘时可以全捕获自由来流,喉道性能与基准流场几乎相等。有粘条件下,设计点和接力点时进气道具有较高的压缩效率和良好的流量捕获能力,接力点的流量系数高达0.85。该设计方法为内收缩进气道与乘波前体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数字信道化内插结构的一种简便推导方法,该方法直接从第k个信道的内插结构开始推导。采用该方法推导了数字信道化的一种典型内插结构。对推导出的内插结构进行了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9.
强激光辐照下充压壳体损伤特征温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损伤特征温度的理论表述,该物理量表征的是材料结构达到强度极限时的温升大小,同时其对应的是壳体出现开裂损伤时满足的最低能量条件。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给出了激光加载下损伤特征温度的计算方法及结果,对加载功率密度和内压的影响关系进行了讨论,并预估了不同功率密度加载时壳体的损伤时间。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并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激光功率密度和壳体内压对损伤特征温度有不同的影响关系,该物理量对试验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低温燃气弹射内弹道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低温燃气式弹射装置,建立简化二次燃烧物理模型,采用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模拟流场流动、以有限速率/涡耗散燃烧模型模拟气相燃烧、以域动分层法动网格更新技术模拟导弹运动,数值分析得到了发射筒内载荷与内弹道特性.结果表明:在满足内弹道设计要求的条件下,燃气发生器喷管入口总温包络区间为0.538~1.231,且随着总温的增加,二次反应时间和导弹出筒时间减小,导弹出筒速度增加;发射筒内氧气质量分数包络区间为0.07~0.30,且随着氧气质量分数的增加,二次反应发生时间和导弹出筒时间提前,导弹出筒速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为低温燃气式弹射内弹道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