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203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1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模型进出系统是大型低温风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低温模型更换的核心系统.大型低温风洞模型进出系统具有结构复杂、规模大、功能集成度高、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对国外低温风洞模型进出系统设计建设历程的回顾,结合国内相关技术现状,分析讨论了大型低温风洞模型进出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阐述了模型进出系统大空间低露点干燥系统、宽...  相似文献   
152.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实施。综合介绍了国际火星探测的历史和现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总体技术方案、关键技术难点、预期创新成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普查和局部的精细探测,推进火星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表明物质组成、大气电离层和气候环境、物理场与内部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实现火星探测任务目标,针对火星探测面临的各种特殊环境,需突破长期自主管理与控制等8类关键技术,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将为我国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基础工程体系,掌握深空探测基础共性技术,形成开展深空探测的基础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153.
微机电系统是指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各种接口、通信电路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机电系统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论述了微机电系统的技术特征、主要技术和加工工艺,并展望了微机电系统在航天器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4.
雨水 《太空探索》2011,(2):62-63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嫦娥二号卫星此次启程,承担着为探月工程二期后续任务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和为预选着陆区成像的重要任务。嫦  相似文献   
155.
张建松 《太空探索》2011,(12):22-23
浩瀚苍穹,璀璨群星,共同见证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太空的精彩对接。北京时间11月3日1时28分,神舟八号上的对接环触到天宫一号对接机构;1时36分,两个航天器成功对接。为了这7分多钟的完美一瞬,各研制单位参与奋斗了16年之久。精密复杂的对接机构  相似文献   
156.
大型民用飞机起落架关键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型民机结构尺寸庞大且起飞和着陆质量大,使得大型民机起落架的设计与中、小型民机以及军机起落架相比在结构柔性、地面载荷、结构布局形式、缓冲性能、疲劳寿命、可靠性、维护性、保障性、减重、降噪和操纵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围绕大型民机起落架大型化、民用性和其他关键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特点综述了大型民机起落架设计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我国发展大型民机起落架所急需解决和突破的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7.
李东  王珏  陈士强 《推进技术》2021,42(7):1441-1448
简要回顾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历程,结合国外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发展态势,系统梳理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设计准则和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与长征五号有关的新型大推力发动机、循环预冷、低温火箭POGO(液体运载火箭结构系统与动力系统动特性相互耦合而产生的纵向不稳定低频振动)抑制、高可靠增压输送、直径5m液氧/液氢模块动力系统试车、无人值守测试发射等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技术发展为牵引,提出了低温火箭发动机、全流程自动化测试发射、动力系统故障诊断、先进POGO抑制等技术发展建议,对火箭的长期停放及在轨的使用维护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8.
通过结合水陆两栖飞机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关键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路径,针对水陆两栖飞机所特有的气水动设计、涉水结构设计、灭火任务系统设计、水上飞行试验等技术领域标准进行了综合分析,规划需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技术标准项目,以满足水陆两栖飞机产业发展的标准需求。  相似文献   
159.
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透露,目前,我国的重型运载火箭已完成深化论证,如果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及相关工作进展顺利,15年内有望实现首飞。这将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在科研人员的蓝图中,重型运载火箭箭体直径近10米,全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是现有火箭运载能力的5倍多,超过正  相似文献   
160.
本文结合国内外光纤陀螺研究基础,分两部分对干涉式光纤陀螺的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和讨论。中高精度光纤陀螺是固态陀螺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