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26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Hf和Zr在高温材料中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高温合金中,元素Hf和Zr可以促进γ γ′共晶、MC(2)碳化物、M2SC碳硫化物和Ni5M相的形成,改变草书状MC和M3B2成为块状并且通过净化晶界或枝晶间自由态的S来提高这些薄弱部位的结合强度,从而延迟裂纹的形成和扩展.Hf和Zr可提高铸造高温合金室温拉伸和中温持久的强度和塑性.Hf,Zr抑制次生碳化物M23C6和M6C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合金在高温长时热暴露时的显微组织稳定性.Hf,Zr降低合金的初熔温度,Ni5Hf和Ni5Zr相的初熔被认为是Hf,Zr影响初熔的主要原因.通过1150℃/8h的预处理,Ni5Hf以Ni5Hf γ(C)→MC(2) γ反应或者固溶两种方式被消除.元素Hf可以缩小枝晶间失去毛细管补缩能力和固相线之间的温度范围,还能降低枝晶间液池沟通所需的液体量.在凝固后期枝晶间的富Hf熔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浸润性和趋肤效应,这些都是降低合金热裂倾向、提高合金可铸性和焊接性能的有利因素.具有高的化学活性的富Hf液膜容易在铸件表面形成Hf2O薄层.Hf和Zr是钎焊用中间层合金的降熔点元素.根据凝固过程中富Hf,Zr熔体的成分最终发展出Ni-18.6Co-4.5Cr-4.7W-25.6Hf和Ni-10Co-8Cr-4W-13Zr两种中间层合金,使单晶高温合金的无Si、B连接成为现实.还发展出了定向凝固片状Ni3Al/Ni7Hf2共晶合金,成分为Ni-5.8Al-32Hf和Ni-4Al-26Hf-8Cr-4W.Ni-5.8Al-32Hf合金的最佳凝固条件为温度梯度G=250℃·cm-1和凝固生长速率R=5μm·s-1;Ni-4Al-26Hf-8Cr-4W,凝固条件为G=350℃·cm-1和R=1μm·s-1.  相似文献   
12.
对Ni-24.19%Nb过共晶合金在定向凝固速率10μm/s和跃迁减速定向凝固下的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固速率10μm/s下,合金中出现了初生Ni3Nb相的生长,并在凝固20mm后达到了准稳态,与最高界面生长温度假设的理论分析相一致.在从10μm/s跃迁减速到1μm/s过程中,界面上液相溶质的变化,造成了初生Ni3Nb相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初生相的消失,凝固组织变为全耦合生长的共晶组织,主要是由于初生相与共晶相相互竞争生长造成的.另外,初生相的消失也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均匀进行的,而是从试样的边缘向中心逐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在离心力场下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的初生硅发生向内周方向的偏移,改善了组织,并在凝固后形成倾斜分布,由此带来诸如硬度、耐磨性、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的梯度变化,从而形成一定意义下的梯度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4.
深过冷Ni-32.5%Sn共晶合金凝固过程中的再辉与组织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过热法去除异质晶核,使15g液体Ni-32.5%Sn共晶合金过冷度达395K(0.28T_E),借助快速红外测温技术研究了再辉现象及其与过冷、晶体形核和长大、以及凝固组织的关系,并对再辉过程中的结晶分数进行了近似计算。  相似文献   
15.
Al2O3/YAG共晶自生复合陶瓷的激光熔凝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苏海军  刘林 《航空材料学报》2003,23(Z1):171-174
开展了Al2O3/YAG共晶自生复合陶瓷的激光熔凝制备技术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激光扫描速率与功率密度的匹配对激光熔凝实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调整工艺参数,可以获得表面光滑、平整、致密的熔凝层,且无宏观孔隙及裂纹.随扫描速率的增大,熔凝层变薄;(2)激光熔凝Al2O3/YAG共晶自生复合陶瓷由Al2O3相和YAG相两相组成,具有典型的快凝层状共晶组织,共晶间距非常细小.  相似文献   
16.
提高铸造铝合金质量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国内外有关铸造铝合金熔炼技术的最新进展,以亚共晶铝硅合金为主要对象,就合金液的精炼、变质、细化处理等,论述提高铸造铝合金质量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让ITS90温标能够更好地向高温方向传播,利用金属-碳共晶点作为传递标准,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因此,金属-碳共晶点熔化温坪温度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转折点熔化温度的定义出发,利用移动平均法,选取二阶差分曲线过零点的值作为熔化温坪温度。本方法避开了人为因素造成的B类不确定度,同时可以消除噪声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悬浮液法以硝酸酯增塑端羟基叠氮聚醚(GAP)粘合剂为溶剂制备出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奥克托今(CL-20/HMX)共晶,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试.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共晶晶面-硝酸酯模型,计算了硝酸酯在共晶主要晶面上的结合能、扩散系数.结果表明,产物与...  相似文献   
19.
刘启阳  李庆春 《航空学报》1991,12(7):435-438
Al-Si合金中几种常用变质剂的变质效果明显不同。从不同角度对各种元素的变质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但对于这些元素在变质效果上的差异尚未得到完满的解释。作者前期的工作采用XPS和AES表面分析技术检测了Sr在Si相的特定晶面的吸附性。本文将运用同样的实验方法,分别对Na、RE、Sb等变质剂作相应的考察,并对这些变质剂变质作用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钛硅共晶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氩气保护下,利用非自耗钨极水冷铜坩埚电弧熔炼法制备Ti-Si共晶合金,并研究其组织与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室温下铸态Ti-Si合金的组织由α-Ti基体和金属间化合物TisSi3两相组成,具有非平衡凝固特征。Miedema理论计算说明,TisSi3相的生成热比高温下β-Ti的生成热更小,共晶反应时Ti3Si3相先析出。首次测得Ti-Si共晶系合金的压缩强度和塑性,分析断口特征发现,不同共晶类型的Ti-Si合金虽然都属于脆性断裂,但断裂机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