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3篇 |
免费 | 472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82篇 |
航天技术 | 302篇 |
综合类 | 184篇 |
航天 | 6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111篇 |
2012年 | 131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106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LDM的产生和发展是当今装备技术发展的结果。现代装备越来越复杂,价值越来越高,维护维修费用也越来越高。促使装备用户越来越重视战备完好性(或可用性),在装备用户的推动下,装备研制单位越来越重视综合保障设计分析工作,从而引出了管理四性综保设计信息的LDM系统。 相似文献
922.
923.
用Ti/Cu/Ni中间层二次部分瞬间液相连接Si3N4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Cu/Ni中间层对Si3N4陶瓷进行二次PTLP连接,研究Ti箔厚度、连接工艺参数对Si3N4/Ti/C/Ni连接强度和界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i箔厚度对连接强度的影响是通过对反应层厚度的影响体现的;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改变二次连接工艺参数对Si3N4/Ti/Cu/Ni二次PTLP连接界面反应层厚度无明显影响,其对室温强度的影响是由于连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变化所导致的;Si3N4/Ti/Cu/Ni二次PTLP连接界面微观结构为Si3N4/反应层/Cu-Ni固溶体层(少量的Cu-Ni-Ti)/Ni. 相似文献
924.
三维编织是一种新型的先进复合材料结构,是完全整体、连续、多向的纤维束网络。本文综述了三维编织技术中的二步法和四步法工艺,并作了对比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成形和性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5.
随着无人机应用环境的多样化,在复杂环境中寻找无碰撞路径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可以找到可行的路径,但它们在时间效率和路径长度之间没有很好的平衡,传统的几何算法只能避免特殊形状的障碍物。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几何路径规划算法,使无人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开任意形状的障碍物,找到较短的路径。首先,针对不规则障碍物,建立了凸多边形覆盖模型。然后解决了传统几何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提出了从相邻路径段生成无碰撞路径的二次规划思想,并针对该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阀值策略。最后,为了验证算法的性能,在不同的复杂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并从几个方面对所提出的算法与A*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26.
利用时间推进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N-S)方程,分别在变比热容和定比热容的情况下研究了射流推力矢量喷管的内流性能,并对两种情况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定比热容情况相比,工质为变比热容的燃气时,喷管内部由二次流产生的斜激波位置向喷管下游移动,回流区减小,喷管的推力矢量角和推力系数减小,温度越高,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越大.因此,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ic dynamic,简称CFD)方法研究射流推力矢量喷管内流场性能时应该考虑变比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7.
本文基于盒式连接和六足定位技术,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面向未来翼盒水平装配的可重构柔性夹具的实现方案.首先采用CATIA建立了缩微型柔性装配夹具(工装)的三维模型.其次,对该夹具主要部件的强度,装配过程中的主要运动及安装中的测量工作进行了分析,初步验证了翼盒水平装配柔性夹具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真实尺寸的夹具设计和验证提供了参... 相似文献
928.
929.
为了探究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跨声速压气机的流动规律,对NASA Rotor37进行单通道数值模拟,探索其在低雷诺数进气条件下二次流的旋涡结构.研究发现:马蹄涡压力面分支诱发压力面角区诱导涡,壁角涡形成了顺流和逆流的两段式结构,脱落涡由叶根角区发展起来后不断从尾缘脱落,泄漏涡近失速点仅局部破裂不是失稳触发的主要原因.通道中的激波系诱发了吸力面和压力面的两个径向涡,压力面径向涡构成闭合的气泡式分离,吸力面径向涡在叶顶的破碎诱导产生分离涡,触发了低雷诺数下压气机的失稳.流场旋涡结构由马蹄涡、壁角涡、径向涡、泄漏涡、分离涡、脱落涡6个大尺度旋涡以及其他小尺度旋涡组成. 相似文献
930.
基于被动二次流的射流偏转比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射流偏转比例控制一直是流体式推力矢量(FTV)技术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研制了一种二元流体式推力矢量喷管,采用能量消耗极小的被动二次流与Conada壁面相结合的方式对低速主射流进行矢量偏转控制,通过改变喷管控制缝入口面积实现了主射流偏转的连续比例控制。对低速主射流两侧控制缝压力和射流偏转角进行测量,获得了主射流偏转角随两侧控制缝压力差系数变化的控制规律曲线。结果表明:低速主射流最大偏转角达到19°,在偏转范围内控制曲线分为敏感区和迟钝区。敏感区的控制曲线近似线性,斜率较大,范围约为±15°;而迟钝区的控制曲线斜率较小,在两侧15°~19°的范围内。该结果证实了主射流两侧的压力差是造成其偏转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