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9篇 |
免费 | 297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31篇 |
航天技术 | 289篇 |
综合类 | 183篇 |
航天 | 6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111篇 |
2012年 | 131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106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382.
383.
一、签派二次放行的概念签派二次放行是在严格遵守CCAR121部有关规章的基础上,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又充分利用国际航线特定的"备份燃油",通过减少到达目的地机场时过多的剩余燃油来提高飞行经济性的放行方法。二、签派二次放行的技术特点(一)签派二次放行的运用基础1.国际航线的燃油政策依据公司《飞行运行手册》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国际航线时所携带的燃油量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起飞机场至目的地机场的耗油量,其次是起飞机场至目的地机场总飞行时间10%的燃油消耗量, 相似文献
384.
应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基于二次流喷射的无阻流板涡扇发动机反推控制机理,并详细分析了二次流喷射的压力、位置、角度及喷流缝宽度对流场结构和反推性能的影响。在计算模型中没有考虑反推导叶,为此,用与反推力成正比的参数,即反推质量流量比来衡量性能的优劣。计算结果表明:二次流喷射压力、位置和角度是影响反推性能的重要参数,并且在一定的风扇涵道流下,存在最佳的二次流喷射位置、角度和压力;而二次流喷射缝宽度在一定范围内对反推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85.
为了研究非均匀进口总压引起的燃气透平内部流动特性变化对静、动叶端壁传热的影响机制,针对GE-E3透平第一级叶片在均匀、湍流边界层及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实测得到的"C"型总压三种进口条件下进行了非定常数值计算。研究表明:非均匀进口总压相对均匀进口条件对静叶端壁附近流速和入口三角区传热产生了显著影响;湍流边界层总压相对均匀总压增强了前缘马蹄涡强度,从而使静、动叶端壁前缘传热系数分别增加100%和30%;"C"型总压使静叶端壁分离线下游和动叶端壁前缘局部传热系数降低;静叶内被湍流边界层总压增强的通道涡和由"C"型总压诱导产生的对转涡均会出现在动叶上下端壁附近;残余通道涡削弱了动叶端壁横向流动并使对应位置传热系数最大降低了12%,残余对转涡则增强了动叶端壁横向流动并使端壁传热系数最大增加了38%。 相似文献
386.
基于解耦变结构控制对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扫描镜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星上有效载荷的扫描镜与星体耦合特性,设计了一种解耦变结构控制律,控制律直接对4个四元数设计滑动模态方程以避免奇异问题。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变结构控制率能减小扫描镜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提高卫星平台的稳定度,进而提高有效载荷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387.
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并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TBCC)排气系统的内外流场特性,提出了在涡轮喷管下壁面处喷入高压二次流以提升排气系统性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飞行状态下二次流喷射对排气系统性能(推力系数、推力矢量角)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二次流喷射会产生弓形激波,与喷管上膨胀壁面附面层作用产生新的分离区,提升涡轮喷管和冲压喷管内的整体压力,从而改善并联式TBCC排气系统的推力及推力矢量性能,且对亚声速和跨声速飞行状态下的并联式TBCC排气系统性能改善比较明显,可使轴向推力系数最大提升7.34%,推力矢量角提升12.76°。 相似文献
388.
为探明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技术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根据高负荷扩压叶栅的流动特点,提出了在叶栅入口端壁处加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方案,通过计算研究了采用涡流发生器前后叶栅气动性能、附面层及主要旋涡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涡流发生器后,叶栅正攻角下的气动性能显著提升,总压损失减小,静压升增大,稳定工作最大正攻角从3°增加至5°,其中在3°攻角下总压损失系数下降0.028,静压系数提升0.033;涡流发生器生成的尾涡阻挡端壁附面层由压力面向吸力面的横向迁移,使吸力面/端壁区域聚集的低能流体减少,改善了角区流动;采用涡流发生器后,通道涡、集中脱落涡和壁角涡减弱,角区分离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89.
应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的绳牵引并联机构技术综述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首先概述了法国航空局SACSO项目关于绳牵引并联机构应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的研究工作,然后从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运动学及性能分析、工作空间的分析与综合、静刚度分析、运动控制和力控制等六方面,详细分析了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应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中的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必须根据飞行器的类型,以工作空间大小为依据进行构型设计;其运动控制方案可借用PID控制或自适应控制,其优点是便于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化和解耦;其力控制方案可借用经典的阻抗控制和力/位置混合控制,但适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的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的更完善的力控制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