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航空   2094篇
航天技术   204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51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未来反舰导弹可能采用的新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图1 俄罗斯的Kh31反舰导弹现代舰艇综合防御能力的提高,要求未来反舰导弹具有更强的突防能力。在未来海上局部战争中,绝大多数亚音速反舰导弹将难以满足作战需要,现役的几种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自身体积大、红外特征明显、抗干扰性能较差等缺陷,其作战威力也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42.
随着高速、超高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需要发展新型的风洞设备,实现风洞性能和试验能力的突破.磁浮飞行风洞是利用真空管道列车概念结合动模型试验技术提出的一种新概念风洞设备,可以构建出更加接近真实状态的测试环境.本文从磁浮飞行风洞基本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试验技术、应用需求等几个方面开展论述.首先论述了国内外传统风洞和动模型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了发展磁浮飞行风洞的必要性;其次,重点对磁浮飞行风洞需要发展的试验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磁浮飞行风洞在超高速轨道交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需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3月8日,民航局与江苏省政府在京签署了《加快推进江苏民航发展会谈纪要》,共同推进"十二五"期间江苏民航快速发展。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和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分别代表双方在会谈纪要  相似文献   
44.
多年来中国民航积极推进航行新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其在安全和效益方面的巨大价值。按照民航局的整体部署,笔者在地区管理局层面,也积极推进航行新技术的应用,工作中有不少感触,现发表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一、航行新技术在民航强国建设中有重要意义中国民用航空局李家祥局长2010年1月13日发表了《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  相似文献   
45.
《今日民航》2011,(2):14-14
一、推进持续安全战略,保障飞行和空防安全二、改进运行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运输服务品质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集约利用,实现规模效率相统一四、完善市场管理政策和财经政策,增强发展协调性五、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6.
《航天器工程》2016,(5):69-73
分析了霍尔电推进系统的电源处理单元(PPU)的需求,介绍了使用移相全桥软开关电路设计方法,实现了电源处理单元阳极电源高效率,同时通过采用FPGA设计方法,实现了数字化电源处理单元的设计,最后给出了80mN霍尔电推进系统数字化电源处理单元工程样机的实现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软开关后电源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数字化控制的电源处理单元具备了参数灵活调整的功能。  相似文献   
47.
《国际航空》2014,(11):51-52
LEAP-1C发动机首飞成功 2014年10月6日,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维克托维尔的GE航空集团飞行测试中心,CFM公司为中国商飞C919客机研制的LEAP—1C发动机安装在波音747飞行试验台上成功完成首飞。LEAP-1C发动机配有奈赛公司开发的短舱和反推力装置,它们与发动机构成一个集成推进系统(IPS),IPS是行业首创并专用于LEAP—1C发动机。  相似文献   
48.
为掌握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桨间气动干扰规律,降低桨间气动干扰强度,提升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气动性能,基于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cks方程耦合湍流模型的计算方法,并使用了滑移网格技术,研究了4种不同桨间距的6×6构型对转螺旋桨的桨间气动干扰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桨间距选择了4种不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的轴向桨间距中,当桨间距为0.25倍螺旋桨直径时,共轴对转螺旋桨的平均推进效率最高,并且气动干扰导致的效率脉动幅度较小;随着桨间距的增大,前、后排桨受到的气动干扰强度都会减小,相比于后桨,前桨因气动干扰造成的脉动对桨间距更加敏感。可见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桨间距会对螺旋桨的气动干扰,及气动性能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在设计共轴对转螺旋桨时选择合适的桨间距,有利于提高螺旋桨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49.
针对当前霍尔推力器磁路设计主要依靠经验进行人工调节的现状,本文建立了高效率高质量的磁路优化设计方法,解决逐次调节单个磁路尺寸效率低,无法满足日益精细化磁场需求的问题.通过调研经过飞行验证的推力器,明确磁场参数描述方式及范围,提炼出了霍尔推力器设计的磁场准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尺寸优化,将磁场要求嵌入磁路优化的约束中;在多约束算法的自动寻优下完成磁路设计.选取具有双磁屏的典型磁路结构形式作为初始磁路,以1.35 kW级推力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磁路质量减轻34.9%,励磁功率减小5.6%,磁倾角从最大超过20°减小到6°以内,对称性得以改善,最大磁场强度增加8.3%,磁场梯度提高6.4%.本文提出的基于尺寸优化的磁路设计方法适用于各功率级霍尔推力器,允许磁场需求参数在较宽范围内变化并支持同时调节数十个关键尺寸,优化磁路较好地满足了磁场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50.
吸气式电推进系统作为有可能实现长寿命超低轨飞行的技术而被关注。根据不同轨道环境条件,采用管状结构进气道、以及机械增压的吸气方式,讨论了吸气式电推进系统所需的可行条件。分析表明,在轨高度180~240km,航天器所需总功耗与迎风面之比需要大于2kW/m2,电推力器比冲需大于4×104m/s,方可满足推阻平衡需求。分析得出,实现吸气式系统在地球轨道的运用,关键技术在于增加气体收集效率并且降低收集功耗,同时电推力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