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220篇
航天技术   91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滑模干扰观测器在低速光电跟踪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摩擦等非线性干扰因素对光电跟踪伺服系统低速性能的影响,系统设计分为两部分完成.将各种干扰信号等效成控制输入端的等效输入干扰(EID,Equivalent Input Disturbance),针对系统名义模型搭建滑模干扰观测器,利用系统的状态观测误差推导出系统的等效输入干扰,并采用Lyapunov函数推导出该观测器稳定收敛的条件,通过设计增益矩阵与反馈矩阵,调整观测器跟踪系统状态的收敛速度,最终实现抑制系统跟踪过程中的干扰信号;针对系统的动态部分设计了自适应加速度稳定控制器,进一步补偿了干扰估计的不足问题,保证了系统动态跟踪的精度与稳定性,增强了控制系统的鲁棒自适应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2.
2CU型光电二极管在光电开关、计数、角度测量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2CU型光电二极管设计了一种其特性参数测量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光电二极管开关计数电路。实验表明,本系统无论是在光电二极管的特性测量上,还是在具体的计数应用中,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具体开发实际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3.
无人机光电载荷地理跟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定点侦察过程中,将地理目标点或图像目标快速锁定在视场内,是十分重要的。在实时定点航迹规划与跟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电任务载荷地理跟踪算法,并通过仿真和飞行试验,证明算法可以满足机载平台对地面目标快速锁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4.
微机电系统(MEMS)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项“使能”技术,对航空工业的技术革新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MEMS在航空领域的典型应用,包括微惯性测量系统、微型飞行器、微流控和灵巧蒙皮、集成光电器件、发动机智能控制等,并探讨了未来MEMS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5.
光电耦合器位移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针对光电耦合器在空间辐射应用中的位移损伤效应,选取了一种典型的光电耦合器4N25进行了1MeV高能电子辐照试验,获得了辐照后器件电流传输比参数(CTR)的退化与电子注量的关系:在试验注量范围(1.3×1012 ~1.5×1013 cm-2)内,nCTR与电子通量成反比。通过位移损伤对器件及材料作用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光电耦合器位移损伤效应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6.
为降低某车载导航系统速率计的外购成本,设计了一种低成本速率计。该速率计采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基于差分思想设计了具有较高抗干扰能力的鉴相电路,并设计了相应的机械结构部件,从总体上降低了成本。该速率计通过了环境试验考核,匹配车载导航系统进行了跑车试验验证,试验数据表明该速率计满足某项目车载导航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7.
红外地球敏感器光电组件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圆锥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设计过程中,基于嵌入式SoC技术,提出了一种小体积专用光电组件地面测试系统实现方法,可实现地球敏感器中光栅信号、基准信号的幅度、频率、动态频率等参数的精密测量。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着重对非稳定性光栅信号幅度及频率精确测量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8.
对基于光电准直和针孔成像原理的姿态角测量系统,提出一种虚拟扩展成像面技术,对图像传感器成像面进行复用,虚拟扩大系统的测量视场.基于反射不对称的针孔光阑设计,实现一种光斑模式识别方法,对光斑质心和正反射模式进行识别,并进行虚拟成像面坐标扩展.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表明这种方法对各种光斑模式都能准确识别,成倍扩大了测量视场.   相似文献   
179.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光电探测故障诊断中存在故障检测率低、诊断时间长的问题,研究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神经网络连接权值,并将其应用于某型光电探测设备的故障诊断中。实验结果表明,与BP和GA相比,PSO算法更易实现,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故障检测率、更低的虚警率和更短的故障诊断时间,从而获得了更好的故障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80.
通过对P25Ti O2光阳极薄膜厚度、敏化的量子点种类及量子点敏化方法研究,探讨了使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的敏化方法(SILAR)时,P25Ti O2薄膜厚度与光阳极电子寿命的关系,以及量子点种类、共敏化工艺对光阳极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阻抗(EIS)、开路电压衰减(OCVD)及紫外-可见吸收方法,对影响光阳极光电性能的Ti O2薄膜厚度、量子点种类及共敏化工艺因素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光阳极薄膜厚度为12μm时,电子复合几率最小,光阳极的电子寿命相对最长;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对多种量子点共敏化的光阳极(Ti O2/Cd S/Cd Se/Zn S)与单一量子点敏化的光阳极(Ti O2/Cd S)相比,短路电流提高了34%,光转换效率提高了42%;合适的共敏化工艺也有助于提高光阳极的电子寿命、光谱吸收范围和吸收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