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8篇 |
免费 | 445篇 |
国内免费 | 32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108篇 |
航天技术 | 699篇 |
综合类 | 389篇 |
航天 | 13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62篇 |
2022年 | 185篇 |
2021年 | 187篇 |
2020年 | 181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12篇 |
2015年 | 124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208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170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79篇 |
2007年 | 227篇 |
2006年 | 187篇 |
2005年 | 151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24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立了面向复杂光学表面的大气等离子抛光系统,并用该系统进行硅片表面加工的实验研究.研究了CF_4、SF_6两种气体的放电特性以及加工效果,得到了加工速率与功率,流量间的关系,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加工后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92.
航天器上常安装有用于科学观察的多层光学窗口,其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会影响成像质量。运用射线踪迹-节点分析法的任意多层镜反射辐射与导热耦合换热模型,研究了隔热层厚度及数量对太空中多层光学窗口温度分布的影响。光学窗口的吸收系数、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用一组矩形谱带来近似。研究显示太空中热辐射在光学窗口的冷却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离玻璃层表面附近很薄的一层玻璃介质内,辐射与导热存在强烈的耦合作用。隔热层厚度越薄,其内的温度分布越均匀,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隔热层数量越多,光学窗口各层玻璃的温度分布越均匀,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但是隔热层最佳数量的确定还需综合考虑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993.
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同轴度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同轴度时,往往由于测量方法不当,会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提出几种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同轴度方法,来减小或避免同轴度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994.
995.
为了实现大幅面遥感图像中飞机目标的高效检测与准确定位,通过深度神经网络(DNN)的级联组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搜寻与检测相集成的飞机目标高效检测算法。首先,运用高性能的端到端DNN网络,进行停机坪与跑道区域的像素级高效精准分割,从而大幅度缩小飞机目标的搜索范围,以降低虚警发生概率,完成飞机目标候选检测区域的快速搜寻。然后,针对分割所得停机坪与跑道区域,借助手工数据集对YOLO网络模型进行迁移式强化训练,一方面可以弥补训练集在样本类型与数据规模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借助YOLO网络的强时效性优势对飞机目标的位置进行回归求解,可以显著提高飞机目标的检测效率。停机坪与跑道区域分割DNN网络在分割精度与时效性上具有显著优势,而迁移式强化训练YOLO网络不仅具有很高的检测效率,在检测精度上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通过一系列综合实验与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的搜寻与检测相集成的DNN级联组合式飞机目标高效检测算法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996.
997.
非相干Rice杂波中的恒虚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杂波的统计特性常常可以用Rice模型来描述,其物理基础是认为地杂波由一些大的固定散射体引起的稳定分量和大量小的随机分布的运动散射体引起的瑞利起伏分量所合成。文献[2]研究了稳定分量不相干时Rice杂波中离散时间最佳检测的估值器——相关器结构,但无显式解,实现有困难。文献[3]导出了Rice杂波中SwerlingⅡ目标的离散时间检测的似然比检测器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种修正平方律结构的似然比检测器,并和通常的平方律检测器作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某科学卫星的3台光学主载荷需实现对太阳共视,要求3台载荷的光轴平行度偏差小于30?,考虑到热弹变形的影响,光学载荷安装平台温度须控制在(22±5)℃。然而,载荷安装平台尺寸大(1.6 m×1.6 m×0.8 m)且处于舱外,外热流各方向相差大,温度均匀性控制难,故对该平台采取主动热控(PI闭环加热)和被动热控(多层隔热)相结合的热控措施。软件仿真显示,此热控方案下,载荷安装板及支撑杆温度可以控制在(22±3)℃;整星真空热试验显示,此热控方案下,载荷安装板温度可以控制在(22±2)℃,载荷支撑杆温度可以控制在(22±3)℃:以上均验证了热控方案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