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1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奇异几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几何方法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包括转子恒速的CSCMG和转子变速的VSCMG)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绘制CSCMG的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并标识隐奇异和显奇异在该曲面上对应的点,直观地表述了CSCMG的可操纵空间,得出星体三轴角动量可交换的具体范围。比较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图,可以看出金字塔构型在角动量饱和包络面内部存在显奇异,而五棱锥构型的显奇异十分接近饱和包络面。文中分析了金字塔和五棱锥两种构型的CSCMG可能的退化隐奇异点,并给出了退化隐奇异点在奇异角动量超曲面上的具体位置及其高斯曲率特性。对集成的能量和姿态一体化控制系统(IPACS)可能出现的无法操纵的情况进行了补充分析,给出了使用VSCMG的IPACS不会出现操纵奇异的构型设计的充分条件。给出在某一瞬时能量下,VSCMG转子角速率范围有限制时的角动量包络图,从中得到CSCMG与VSCMG角动量体的变化和联系。  相似文献   
122.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LiNi1—xCox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分别在空气和氧气气氛下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CoxO2(x=1,0.8,0.5,0.2,0),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晶格结构和晶胞参数,并用CR2025扣式电池及18650型电池对材料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LiNi1-xCoxO2中钴含量增加,晶胞参数a和c值依次减小,晶胞体积收缩.同时烧结气氛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极大,氧气气氛有助于LiNi1-xCoxO2(x>0)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一种姿态/能量一体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研究采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的航天器姿态/能量一体化控制技术。首先建立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全局稳定的姿态反馈控制律。以控制力矩陀螺群的构型奇异量度为依据,分别考虑了VSCMG的控制力矩陀螺(CMG)工作模式和反作用飞轮(RW)工作模式。在陀螺群接近奇异时启用转子的反作用飞轮工作模式来补偿控制力矩陀螺采用鲁棒伪逆操纵律时所引起的力矩误差;在陀螺群远离奇异状态时,用控制力矩陀螺来补偿转子储能带来的干扰力矩。在姿态控制的同时利用转子的变速特性,完成按照给定的功率存储/释放能量,并在陀螺群远离奇异状态时对储能过程中转子的转速进行调节,以保持良好地动量包络外形。最后以某航天器的姿态控制为例,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4.
爆爆 《今日民航》2011,(5):78-79
U盘的新奇造型产品已经越来越多,不管它们最终是否能真正地投入生产,它们的创意创新都能带我们极大的视觉享受。01瑞士军刀U盘在今年的CES2011年上,瑞士军刀向消费者展示了Slim、Slim Duo和Secure SSD三款大容量U盘。将U盘和工具刀结合在一起,相信也会得到广大瑞士军刀迷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5.
在天上发电     
迟惑 《太空探索》2013,(1):29-31
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电力,其根本来源都是阳光,这已经是常识了。如果能直接利用阳光发电,就可以省去挖掘石油或者煤炭的麻烦,也省去了建造和运行核电站的危险。但是阳光的能量经过大气的过滤和遮挡,能抵达地面的已经不足80%。何况,即使在地球上光照最充足的地方建设的太阳能电站,在夜间也只能停工。加上当今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极为有限,地面发电能力不足以和热电厂、核电站或者  相似文献   
126.
陈颖 《上海航天》1997,14(4):58-62
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镉镍电池渍液中镁,钾,钙含量的测定是一种新的先进的分析方法。介绍了镁,钾、钙各自最佳的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7.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4):449-44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5日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表示,他们能够借助纳米夹层技术制成更“苗条”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而不影响电池吸收太阳能的能力。同时,这也将大幅降低新型电池的制造成本,并可广泛应用于其他众多太阳能电池材料,如碲化镉和铜铟镓硒(CIGS)等。  相似文献   
128.
高功率热电池用二硫化钴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温硫化法制备的CoS2的组成、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正极材料在高功率热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CoS2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温度700℃下保持1h仅分解15.6%;高功率热电池应用研究中发现,电池的稳态比功率可达1690W/kg,脉冲比功率高于4700W/kg。  相似文献   
129.
电池充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供了一些充电系统的必要信息及其背景材料,重点对通过的化学电池进行充电的普遍要求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系统级的权衡比较和固化软件的设计要点,要作为有关设计人员对充电器进一步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0.
文中论述了卫星用50安时大容量氢镍电池,在改进极组设计和单体结构设计基础上,又按空间应用要求进行了电池组设计。其中克服了电池组结构设计,热设计和电设计等技术难关,完成了8只单体的电池组研制。该电池组比能量达38wh/kg,并初步通过力学环境试验和充放电循环寿命试验,为氢镍电池组在空间应用奠定了基础。50安时大容量氢镍电池组的预研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