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45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4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分析了椭圆轨道的优良特性,它可集中覆盖地面上某一指定纬度带或区域.阐述了临界倾角太阳同步回归轨道这种特殊椭圆轨道的设计方法,总结了其轨道要素的计算步骤.探讨了临界倾角太阳同步回归轨道星座的设计思路,指出了影响星座对目标覆盖性能的关键参数是各个卫星通过目标上空的时刻.介绍了用遗传算法进行星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讨论了优化结果的统计规律,符合该规律的星座就是本文所研究的特殊椭圆轨道星座,星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星座适用于区域覆盖.   相似文献   
72.
随着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增加,有越来越多的静止轨道卫星采用多星共位的方式运行。本文在分析基于倾角、偏心率隔离的多星共位方法的基础上,对共位卫星采用非同步联合控制的保持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以三星共位为例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非同步联合控制的保持策略可以实现三星的共位运行。  相似文献   
73.
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轨道面外运动及在轨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近地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轨道面外运动,基于在轨遥测数据分析了轨道倾角和降交点地方时的运动变化规律。日月三体摄动对轨道倾角产生了长周期和短周期的运动,基于数据驱动方法进行了不同周期运动的辨识与分解,并与经典的解析解进行了比对。解析解反映的倾角半月周期运动与在轨数据基本一致,可以作为倾角半月周期运动的预报依据。基于轨道面外运动特征,分析了自主轨迹保持任务中虚拟编队构形参数与轨道面外参数的相关性。在精确回归轨道保持时充分考虑了轨道面外运动的特征,降低了自主轨道面外控制的频次。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轨道面外运动轨迹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通常具备滚动、俯仰姿态偏置能力,即卫星滚动或俯仰姿态控制目标角度不是0°,而是某一设定角度,以便卫星定点位置改变时也能确保天线方向图覆盖满足要求。文章对某GEO卫星姿态偏置后对天线方向图及卫星其它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卫星姿态偏置情况下天线覆盖区域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考虑了卫星轨道倾角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卫星天线方向图设计时均有一定的设计裕度,卫星定点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进行姿态偏置,可使其天线方向图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卫星在轨测试及运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5.
倾角仪是测量物体水平倾角的仪器,在测绘仪器、天线定位、平台控制、海上平台监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以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为核心传感器、STM32H743为核心控制器的高精度动态倾角传感器,针对加速度计受线加速度影响不适合跟踪动态角运动、陀螺仪受漂移影响存在误差累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滤波算法,采用零速修正和姿态自观测方法建立扩展卡尔曼滤波模型,通过反馈矫正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输出数据进行融合滤波,去除加速度计受动态环境产生的干扰误差和陀螺仪产生的累计漂移误差,得到高精度载体水平姿态信息。使用大理石平板及三轴转台分别进行静态及动态试验验证,测量过程中动态倾角仪通过RS422串口及CAN总线将仪表原始信息及姿态解算信息传输给地面采集设备,实现对载体姿态的连续、实时计算和显示。经试验验证,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倾角跟踪精度,测量精度优于0.008°(1σ)。  相似文献   
76.
基于等倾角进动的自旋卫星姿态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姿态控制是自旋稳定卫星控制的基本任务之一,其控制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针对等倾角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等倾角法姿态控制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地给出姿态控制前需确定的理论执行角、实际执行次数和时延等控制量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了姿态机动仿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量的计算结果准确,控制过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控制过程一致。此方法已在多颗自旋卫星发射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柱塞泵中柱塞的运动方程和柱塞泵的瞬时供油量方程进行分析,利用AMEsim工程仿真软件,建立了某型航空发动机柱塞泵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柱塞倾角对柱塞行程、柱塞泵的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柱塞倾角是影响泵流量脉动的重要因素,适当增大柱塞倾角,可以增大柱塞的行程,增加泵的供油量,还能够改善柱塞泵流量的脉动。  相似文献   
78.
高轨卫星的轨道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月球和各大行星的卫星(自然卫星或人造航天器)运动,基本上可处理成考虑主星扁率的限制性三体问题,对于绕主星m1(作为中心天体)运动的高轨卫星,摄动源即主星m1的扁率(非球形引力修正项J2)和另一主星m2的引力(亦称第三体引力摄动)。这类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主星m1扁率的大小,卫星的高度和相对主星m1赤道面的轨道倾角,对于高轨卫星,当倾角较大时,轨道寿命将不会很长,由于第三体的引力摄动,轨道偏心率有变幅较大的长周期变化,在运动过程中,其值将会大到使得轨道的近星距rp=a(1-e)≤a,卫星落到主星m1,这里a是主星m1的赤道半径 。  相似文献   
79.
《航空港》2012,(4):34
多重技术的的完美融合拥有可调节重心技术(MWT)、弹道控制技术(FCT)和可调节底板技术(ASP)的R11S发球杆可创造出80种弹道组合,是目前可调节性能最高的发球杆。弹道控制技术(FCT)和可调节底板技术(ASP)的组合可带来高达3°起飞角度及1500 rpm的球速调节。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