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91篇
航天技术   697篇
综合类   64篇
航天   77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详述了俄罗斯支持空间站服务的舱的计划,但是 美国仍继续安拓是大量的备用部件。  相似文献   
32.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3):50-50
2005年6月21日,在巴伦支海海域,俄罗斯潜艇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顶端将携带“宇宙1号”太阳帆太空飞船升空。美国行星协会同宇宙工作室联合研发的“宇宙1号”将成为第一个真正以太阳光为动力的“太空帆船”。6月15日,“宇宙1号”被安装在经改装的“波浪”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部,很快将由俄罗斯的DeltaⅢ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的“宇宙1号”经过在轨自检后,  相似文献   
33.
2005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决定互办“国家年”。这是双方为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而采取的重大步骤,是发展两国关系的一大创举,也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大事。中国“俄罗斯年”已经于2006年3月21日在北京拉开帷幕,2  相似文献   
3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机器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设计师们对世界反舰导弹的未来发展做了一次系统的评估,得出的站论是,20世纪70-80年代购买第一代反舰导弹的国家,进入90年代后将不得不对这种武器进行更新换代。美国的“捕鲸叉”、法国的“飞鱼”、意大利的“奥托玛特”、俄罗斯的P-15“白蚁”等老一代反舰导弹不仅不能适应未来海战的发展,而且在物理性能上也明显地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现代舰载防空兵器的最新发展已使其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35.
近日,俄罗斯政府突然宣布,俄专家在南千叶群岛的伊图鲁普岛(日称为择捉岛)上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稀有战略金属铼矿,引起轰动,原因是铼的价值超过白金,没有它就无法生产现代化飞机。正是由于稀有金属具有战略意义大、储量少的特点,美、日等国无不想尽办法抢夺。  相似文献   
36.
米广 《中国航天》1996,(10):12-12,17
俄拉沃奇金联合体努力开发商业航天项目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曾是前苏联的一个重要宇航机构。由于俄罗斯政府财政紧张,来自政府的拨款日益缩减,该联合体目前正在加紧实施商业通信和空间材料加工项目。作为进入商业通信卫星市场的第一步,该联合体将发射一颗供俄中央银...  相似文献   
37.
苏联解体后,限于财政与国力的捉襟见肘,俄罗斯航空兵被迫进行改组,空军和防空军合并成新的空军。当时的设想是,通过改组可以消除多余的参课部,使新空军能更好的保护俄罗斯的空域,通过改组,飞行员数量从20000人减少到13000人,各型作战飞机从13000架减少到5000架,经费不足使俄罗斯空军的各项发展呈现倒退的现象,加上飞行员人数过多、飞行员生计发生困难及飞行事故的频发,使俄罗斯空军面临空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38.
9 侧卫的座舱 一些西方分析人员不考虑旧风格的模拟式座舱认为缺乏理想的工作环境,与西方装有现代阴极射线管的座舱比较则缺乏人类工程学效率,类似的,某些西方分析人员批评苏-27座舱的“电门的转接顺序”,并指出复杂操作和在油门上的短/远程导弹选择器及在驾驶杆上的平显雷达刻线的非常规位置。  相似文献   
39.
俄罗斯等离子体发动机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历史的回顾 等离子体发动机是电火箭发动机家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原苏联是世界上最先开展电火箭研究的国家。 早在1903年,俄国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了利用电磁现象可以产生推力这一概念。1929争1933年间,由瓦连金·格鲁什柯主持,研制出了第一台电火箭发动机——脉冲型电热推力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电推力器发展迟缓。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开辟了人类探索和利用空间的新纪元,也促进了电火箭的发展。到了60年代,研究的内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