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321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喷气燃料是非导电物质,其体积电阻在10^11~10^15范围内,因此在生产、贮运、加注和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荷。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静电火花可引燃而导致重大灾害。据统计美国空军从1966年到1980年间,因喷气燃料静电事故造成飞机爆燃事故53起,死亡7人,毁机7架。我国从1968年~1986年间,因喷气燃料静电事故引起飞机失火14起,油罐槽车着火20余次。  相似文献   
232.
233.
关于飞机偏离/尾旋敏感性判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4.
235.
提出了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对立方镜姿态进行测量的方法。首先,根据反射原理及平面镜光学成像原理对立方镜法线进行测量,然后建立立方镜的角度坐标系,并标定多个立方镜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通过单个立方镜姿态测量及2个立方镜间坐标系转换矩阵标定的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最大标定误差优于5″,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6.
2011年即将过去,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航空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军、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大步发展;同时,中国航天事业成果喜人,"天宫一号","神州八号"顺利升空、对接,中国航天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37.
本刊资讯     
API推出全新一代激光跟踪仪RadianAPI(美国自动精密工程公司)全新一代激光跟踪仪Radian是API公司继T3激光跟踪仪之后又一杰出力作。Radian激光跟踪仪以API公司最新研发的INNOVO智能测量系统平台为基础,使激光跟踪仪的功能更强大,表现  相似文献   
238.
讨论以半导体激光为光源,CCD摄像器件为接收器件的自准直仪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并讨论了野外使用时,环境条件对仪器精度的影响及其削弱方法。  相似文献   
239.
一种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守照  王道波  姜斌  赵超 《航空学报》2010,31(2):363-367
无人直升机起降的关键是纵横向姿态保持和滑移控制,以及垂向升降速度的平稳性控制,避免纵横向滑移时受地面约束而引起倾翻和垂向近地颠簸。提出一种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控制策略,纵横向利用地面支撑力、姿态和滑移构成反馈控制,垂向利用地面支撑力判断离地和着陆,并通过高度指令牵引控制升降速度。引入地面支撑力反馈控制确保离地瞬时纵横向力和力矩平衡,使无人直升机离地时失去地面约束后能够垂直起飞,引入姿态和滑移反馈抑制无人直升机起降过程中姿态变化和滑移,两者本质上构成并联控制。该策略在某无人直升机试飞试验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为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40.
用于高焓风洞实验中模型表面温度测量的CCD红外热成像系统 ,测温范围 1 0 0 0~ 350 0K。笔者介绍系统原理和标定过程 ,并给出了初步风洞实验结果。通过与红外高温计测量结果的比较分析 ,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系统的研制成功为地面防热 /热结构实验中模型表面温度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