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4篇 |
航天技术 | 12篇 |
综合类 | 30篇 |
航天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介绍了利用X、Ka波段雷达系统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弹道靶上测量φ10mm的非烧蚀钢球模型和φ10mm烧蚀铝球模型、铜球模型及其尾迹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模型速度大于5km/s,飞行环境压力为3173~11219Pa,雷达测量方式为x波段单站,Ka波段双站.试验时,模型飞过天线波束区时,雷达系统测量模型及尾迹X、Ka波段的近场雷达电磁散射特性.经过近远场变换,利用"距离-多普勒"的ISAR成像原理对模型及其尾迹进行一维距离成像,得出总体RCS和沿模型及尾迹沿飞行轴线的分布RCS和一维距离像.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钢球模型、铝球模型和铜球模型本体RCS均大于尾迹的RCS;在相同飞行速度和环境压力条件下,铝球和铜球的尾迹RCS均远大于钢球的尾迹RCS. 相似文献
162.
在民航客机上使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在内的个人移动电子设备(PED)是必然趋势。讨论了专门为PED供电的飞机座椅电源(ISPS)及其控制器(MCU)设计和验证;采用SPWM纯正弦波逆变技术,将飞机115/200V/400 Hz电源变换成交流110 V/60 Hz和直流5V(USB口)电源,降低了THD并提高了转换效率。大量验证表明,该电源可靠、安全、高效,并已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PMA证书。 相似文献
163.
提出一种通过双光束干涉条纹间距来确定CCD靶面的有效尺寸及有效象素间距的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通过实验测量了所用面阵CCD靶面有效宽度,并验证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64.
基于等效靶方法的飞机单击中易损性通用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单击中易损性/生存力经常表示为飞机在给定一次威胁(例如碎片)随机打击条件下的杀伤概率及易损面积结果.将弹药威力评估领域中的"等效靶"方法引入到飞机易损性评估中,提出了一种飞机在弹丸或导弹碎片单次打击下的杀伤概率及易损面积的通用计算模型.为了更加反映真实情况,该模型考虑了一枚碎片(弹丸)连续穿透部件后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应用表明,所提出的通用模型解决了易损性评估中Pk/h(部件给定打击下的杀伤概率)的计算问题,与其他通常采用的单击中模型相比更容易实现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165.
为了研究飞机蒙皮在12.7mm标准机枪弹丸射击下的损伤,对3mm厚LY12-CZ材料的单蒙皮及其加筋板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弹击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一个由高速气炮,弹体与弹托分离机构、连续位移激光测速装置和弹丸回收装置被建立并有效的用于本文的弹丸正撞击试验。通过对四边固支的3mm厚蒙皮用12.7mm直径弹丸进行从速度从约60到300m/s的正撞击试验,结果表明,靶板从微小损伤到完全击穿;弹击造成的变形区有效直径随着弹丸速度的增大而呈幂指数趋势下降;弹击引起的变形深度随弹丸撞击速度增加而呈直线下降:靶板上的应变随弹丸速度增加而呈渐进降低。弹丸的剩余速度随弹丸撞击速度增加而呈直线上升.最后利用DYNA3D程序对单蒙皮及其加筋板进行了弹击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弹击试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66.
激光息干涉技术在200m自由飞弹道靶的初步应用中,对高速和高超声速的轴对称模型周围气流密度场定量测量进行了初步探索。给出了M=2.2的弹头和M=2.45、Х=200mm的球标模以及M=9.35的钝锥模型的全息干涉图和处理结果,同时与钝锥模型的理论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首次在弹道靶上获得了流场密度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67.
在战斗机前风挡玻璃和火控系统显示装置的设计以及安装设计中,除了保证这些成品的使用性能外,还应考虑这些成品对瞄准精度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对飞行员瞄准引起的误差。本文从几何光学和瞄准原理的角度,简要分析前风挡玻璃引起的火控系统显示装置的校靶误差和前风挡玻璃几何形状误差引起的飞行员瞄准误差,并提出修正这些误差的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8.
针对目前对真空舱背溅射沉积污染的计算模型误差较大的问题,对地面实验中离子推力器的背溅射沉积污染效应开展了研究,提出了更精确的计算模型。由于Reynolds的模型对束流密度在轴向上误差较大,采用改进型的离子束流模型对偏离推力器80 cm位置的真空舱背溅射沉积率做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对比校验,结果吻合较好。用校验过的模型对光舱环境和防溅射靶环境的背溅射沉积效应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光舱工况的返流沉积率为2.36×10-10 g/(cm2·s),安装防溅射分子屏的工况在推力器上的背溅射沉积率为2.51×10-11 g/(cm2·s),结果表明添加防溅射分子屏后背溅射沉积污染量可以降低近1个量级。 相似文献
169.
170.
针对某Bang-Bang型电推进氙贮供系统,基于Amesim仿真平台搭建起流动、传热动态数值模型进行两相流仿真研究,采用MBWR状态方程准确揭示氙工质相态变化。仿真模型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后,对Bang-Bang阀开闭周期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来优化系统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各工作阶段Bang-Bang阀下游缓冲罐压强以及各极流量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或额定值误差在1.76%以内。Bang-Bang阀在异步工作周期中,中间小气容由于焦汤效应而温度瞬间下降,氙工质由气态转变为两相态并持续0.315s。采用适中的开闭周期可以在缩短缓冲罐建压响应时间的同时实现Bang-Bang阀的长寿命使用。 相似文献